根据相关法规,有效投标人是指符合法规要求或者对招标文件做出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当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时,无法满足招标采购方式的基本要求,表明竞争性不强,难以实现招标目标。
在采购活动中,可能出现以下情况:采购人与供应商串通以排挤其他供应商;供应商之间相互串通,哄抬价格或排挤其他供应商;招标文件存在明显的歧视性条款;招标活动受到外界强烈干扰等。上述情况破坏了招标要求的公正、公平环境,如果继续进行将严重损害有关当事人的利益。
根据相关法规,政府采购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其中包括不得超出预算额度。如果各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采购预算,表明投标人的要价超过了采购人的支付能力,采购人不能签订采购合同,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应停止招标活动。
政府采购项目一经确立,原则上必须进行,不能随意取消。但在特定情况下,已确立的采购项目或已开始招标的采购项目必须取消。这些特定情况包括:因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压缩支出等政策因素取消原定的采购项目。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取消或暂停了许多在建工程项目。另外,某些配套资金项目涉及部分融资,在招标过程中采购人得知融资部分无法到位等。在废标后,采购人应及时通知所有投标人废标原因。
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都对投标人的资格标准进行了规定,只有符合招标文件资格标准的投标人才是合格的投标人,才有资格进入下一步评标。投标人在参加投标报名和封标前要注意资格文件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格性。
A.完整性:要求各个资格条件一一对应并完全响应。常见问题包括资格证明文件不全。
B.有效性:保证各个证件、资料的有效性。常见问题包括证件未带原件、复印件未公证、证件过期或未年检等。
需要注意的两点:
1.如果要求的证件正在年检,应在征得招标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同意后向发证单位开证明,证明证件有效。
2.联合投标时应按规定提交联合体各方的证件或资料,并在投标文件中附上联合体协议书。否则,联合体将被视为无效的投标人。
投标文件的商务条款是对招标文件商务条款的响应。如果商务条款的重要条款不能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可能导致废标。常见问题包括交货期不能满足要求、质量标准不达标、付款方式不符合要求等。
常见问题包括主要条款不满足要求、复制招标文件技术规格部分内容作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自认为产品某一特点优于要求的参数但未提供解释或对比说明、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与要求不符等。
常见问题包括因客观原因超过截止时间投标、未按规定密封、串通投标且投标文件雷同、利用以前投标文件编制新的投标文件但未更改编号或日期等。
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特殊性。由于科研开发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存在较大的风险,科技项目招投标有别于其他项目的招投标。投标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先进性以及多个因素。此外,本文还介绍了相关的招投标法律知识,包括招标流程、招标代理机构的资格认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的投诉处理细则,强调了投诉处理的重要性和难点。文章指出存在的恶意投诉、投诉形式不规范等问题,以及处理投诉时的困难,如匿名投诉、信息不完整和投诉处理程序不规范等。呼吁规范投诉处理流程,提高投诉处理效率,维护招投标活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与评标的有关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
投标有效期从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起计算。第二十一条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第二十二条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第二十四条招标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