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三十条的规定,投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应当明确表述,如果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
在此法规中,主体部分和关键性工作指的是对项目整体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或独立发挥功能的装置、设备、构建物主体结构的部分以及相关工作。
对于一些大型招标项目,投标人往往无法独自完成所有工作。因此,投标人中标后,可以将一些工作交由其他供应商或承包商完成。然而,主体和关键性工作必须由中标人自行完成,禁止分包给他人。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招标效果,体现了本法的宗旨。
如果允许投标人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其他承包商,可能导致投标人将中标项目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供应商和承包商,从而导致招标失败。实践中出现的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于投标人将工程的主体关键部分分包给其他承包商和供应商造成的。
根据本法规定,非主体和非关键工程可以进行分包。然而,投标人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表述分包情况。
分包是国际工程承包中常见的形式。分包商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但在某一部分工程领域具有明显的专长。相比之下,总包商或主包商企业规模较大,综合施工能力较强,具备较高的施工管理水平。选择适当的分包商有利于总包商或主包商将自身优势与不同专业分包商的优势结合起来,降低工程报价,提高竞争能力。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招标与投标过程中的法律要求和条件。招标方需明确所有采购要求和条件,而投标方必须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写投标文件,对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投标文件的处理包括废标认定、重大偏差的认定、投标文件的修改和撤消、投标有效期、投标截止时间和送达要求等。投标人在整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
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的规定以及退还的相关事宜。相关规定提到,投标保证金的缴纳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可以提前递交但需合理,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关于退还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返还,除非投标人存在违规行为。不同类型的招标项目对于投标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