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的联系是什么
时间:2024-08-0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市场经济中,应当秉承诚实信用的原则,公平竞争,有的商家为了自己的不正当利益,可能会进行不正当竞争。那么,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的联系是什么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垄断行为的关系
1. 垄断行为
垄断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在特定市场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与其他经营者合谋,限制或排斥竞争的行为。
2.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从事市场竞争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 采用欺骗的手段进行交易,如经营者通过假冒、仿造等方式销售产品;
- 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如诋毁、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业声誉,妨害其正常的经营活动,而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
- 商业贿赂行为,如通过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雇员或代理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为自己获得交易机会;
-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如不正当地获取、泄露或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
- 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的行为;
- 巨奖销售行为;
- 制造困难,妨害竞争对手正当经营的行为,等等。
垄断行为
根据《反垄断法》,垄断行为包括垄断和限制竞争两个方面。
典型的垄断行为包括:
- 独占企业滥用经济优势行为;
- 以垄断为目的的兼并行为;
- 股份保有,即一个企业不正当地占有另一个企业的股票或资本份额,也包括两个企业彼此占有对方的股票或资本份额;
- 独家交易,即生产某种特定产品或系列产品的厂商,只允许其销售商经销其一家的产品,而不允许经销其他同类竞争者的产品;
- 不同企业董事的交叉兼任。
典型的限制竞争行为包括:
- 限制转售价格的行为,即生产企业在向批发商或零售商提供产品时,要求他们必须按其限定的价格销售产品;
- 差别待遇,即企业没有正当理由,同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就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或其他交易条件,给予明显的有利或不利的区别待遇,最常见的差别待遇是价格歧视;
- 掠夺式定价,即经营者为了挤垮竞争对手,在一定的市场或空间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
- 搭售或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即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搭配出售其他商品或服务,或对商品的销售地区或销售对象进行不合理的限制;
- 强制交易,即经营者利用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交易手段,促使其他交易者从事损害竞争的交易行为,主要包括使他人与自己进行交易,使他人不与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交易;
- 安排他人之间的交易,阻碍他人之间的交易;
- 联合行为,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以合同、协议等方式,共同决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或就商品的产销量、生产技术标准、销售地区或销售对象进行限制,以损害竞争对手。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问题,指出在立法中并没有对“滥用行政权力”进行一般性界定,学者对此存在多种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影响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文章还指出不当行政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认定问题,适合通过行政复议和其他软监督来实现约束和纠正。真正的民主内部监督机制
-
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垄断行为,包括进口车通过总代理制掌控话语权、控制经销商最低售价、强制搭售滞销车型以及零部件垄断等。这些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权益。
-
垄断市场价格是否违法?
垄断市场价格是否违法的问题。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横向垄断和纵向垄断都被禁止,包括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等行为。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的垄断协议也被禁止,包括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等行为。总的来说,垄断市场价格是违
-
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区别
-
自然垄断经营的定义与特征
-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