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原则有哪些

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原则有哪些

时间:2023-12-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855

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原则

一、合理原则

合理原则是一项法律原则,最早由美国最高法院在**标准石油公司案中提出。根据合理原则,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是那些“不适当地”或者“以不公严的方式”限制竞争的行为。换言之,限制竞争并不一定违法,需要在分析限制竞争合理性后做出判断。合理原则具有灵活性和反垄断法的精神,因此备受法学家和法官青睐,已成为反垄断法的基石。然而,在运用合理原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企业合并的情况下,法官不仅需要评估合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程度,还应考虑其他市场竞争相关因素。

2. 需要避免过度使用合理原则,导致法律适用结果不稳定,无法有效控制企业合并。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制定一定的标准来评估企业合并,综合考虑合并带来的效果,如经济集中程度是否足以导致企业间的协调,是否足以引起独占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原则的运用,单纯依靠合理原则难以恰当解决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问题。美国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在对《谢尔曼法》采取合理解释后,导致该法保护企业自由的功能受到妨碍,最高法院不得不限制合理原则的适用范围,推定某些有害竞争的限制行为违反了《谢尔曼法》。

二、公益原则

公益原则指的是只有违反公共利益的自由竞争秩序时,限制竞争的行为才成为反垄断法的限制对象。

充分理解和认识公益原则对于反垄断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公益原则有助于正确理解反垄断法的性质。反垄断法保护的是有效的竞争秩序,它是以协调社会经济秩序为目标的国家干预手段,是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因此应将其视为公法性质。其次,公益原则有助于正确运用反垄断法。反垄断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但它所追求的是综合平衡利益的最大化,即在考虑消费者、企业和国家利益之间产生冲突时,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优先。由于反垄断法的运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灵活性较强,与刑法、民法等其他法律相比,操作性和稳定性较差。因此,公益原则在反垄断法中的指导作用尤为明显,不可或缺。此外,公益原则有助于正确理解效率问题。换句话说,企业合并带来的高效率是否一定有益于社会公益,是否应该得到反垄断机构的批准?芝加哥学派在这个问题上持肯定态度,认为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条件下,市场结构反映了市场内部各个力量的对比,最后幸存下来的企业就是最健康和最好的企业。尽管这种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存在缺陷,一是夸大了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二是否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三是片面维护大企业的效率。关键在于将个别企业的效率视为整个社会的效率,忽略了公共利益与个别效率之间的矛盾。总之,公益原则是认定企业合并是否构成垄断的重要依据。

三、破产公司原则

破产公司原则是指如果合并企业能够证明参与合并的一方企业即将破产,并符合相关条件,合并可不受干预,不违反反垄断法的原则。

根据美国法院的判例和司法部1968年的合并指南,破产公司原则成为使企业合并得以豁免的主要理由。该原则适用于企业的横向合并、垂直合并和混合合并。然而,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破产是常见现象,因此必须回答哪种企业合并可以适用破产公司原则,获得反垄断机构的豁免。美国最高法院在1969年**出版公司一案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即除了证明被取得的企业已经没有偿付能力外,还必须证明被取得的企业在市场上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合并对象,以减小合并对市场竞争的不利影响。1992年美国司法部的合并指南进一步详细规定了破产公司原则的适用条件。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借鉴并适用破产公司原则,在反垄断立法中允许企业合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用破产公司原则对企业合并进行豁免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财富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经济的安定,避免大量工人失业和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国务院在1997年3月上旬召开的国有企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要坚决走减员增效、规范破产、鼓励兼并的路子”。尽管大企业参与的合并对竞争仍有不利影响,但这种不利影响必须小于禁止合并带来的不利结果,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在制定控制合并立法时,应谨慎对待破产公司原则的运用,严格限制豁免的条件,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垄断行为的分类

    垄断行为的分类,包括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同时介绍了垄断协议的横向和纵向分类,以及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和豁免情形。其中豁免情形需要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并证明不会对市场竞争

  • 垄断采购来源是否违法?

    垄断采购来源是否违法的问题,指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中国因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存在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反垄断法需同时规范这两种垄断形式。

  • 垄断价格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于垄断价格的规定。其中指出,经营者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否则将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罚款等处罚措施。罚款金额视违法所得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因此,价格垄断行为是违法的。

  • 论非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在我国,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不正当竞争行为大致可分为侵犯注册商标、垄断经营、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不正当回扣等11大类。由于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本身就是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体现,故对该部分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行为

  • 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 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
  • 国际采购案例 如何应对漫天要价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