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如何认定是否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如何认定是否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时间:2024-12-13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121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如: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现场虚假的演示和说明,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在经营场所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作宣传报道,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制作成份、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市场信息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的法律规定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办法》,对于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手段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停止违法行为和消除影响

根据法律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责令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并消除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罚款处罚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虚假宣传行为的情节,对经营者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虚假广告的责任

对于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没收广告费用。

罚款幅度

同时,对于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严重情节的处理

如果虚假广告行为情节严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根据法律规定,对违法行为停止广告业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依据我国法律,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属于普通刑事案件,由犯罪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而职务犯罪如贪污贿赂等则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则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如何认定是否为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三)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人民法院

  • 如何认定是否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山东省实施办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

  • 虚假宣传广告认定的条件有哪些

    虚假宣传广告必须有表示商品性质的广告说明,广告说明必须与商品(或服务)的实际状况不符,并且必须可以举证,虚假广告是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广告是表明商品或服务性质的商业工具。例如,有的广告词把某种产品说成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惟一最佳商品,这属于独占广告,违反《

  • 虚假宣传广告认定有什么条件
  • 虚假宣传广告认定的条件是什么
  • 购买教育地产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