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商业间谍获取情报的手段

商业间谍获取情报的手段

时间:2025-02-16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213

商业间谍获取商业秘密的直接手段

1. 招募竞争对手的原雇员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原雇员接触,特别是年老退休者,利用他们的危机感或实际困难,以一定的报酬获取一些商业秘密。

2. 行贿竞争对手公司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等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直接行贿竞争对手公司的现任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中下层干部、技术工人、一般员工和临时工、保安人员,以获取商业秘密。

3. 利用竞争对手的出差、观光时的松懈心理状态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利用竞争对手的技术、管理人员出差、观光时的松懈和愉快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人员接近他们,从而获取商业秘密。

4. 在学会、协会会议上对对方企业人员发出诱导性提问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在学会、协会有关会议上对对方企业人员发出诱导性提问,通过精心伪装提问者的身份,以获取商业秘密。

5. 与对手的职工交谈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以关心对手的职工处境、许与高就为诱饵,与他们交谈,以获取商业秘密。

6. 利用合法的参观机会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利用合法的参观机会,多看、多听、多问,或不按对方的要求行事,或利用特殊装备,刺探商业秘密。

7. 假称接受技术使用许可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假称接受技术使用许可,与竞争企业进行洽谈,以摸清对方的技术底牌。

8. 挖取竞争对手的人才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挖取竞争对手的人才,许以利益换取商业秘密。

9. 假招聘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了解的竞争对手的技术、经营信息,设计虚假的企业内部职位,然后公开招聘。有时竞争企业中的特定人物会中计而来,为了得到该职位,他们会无意中说出竞争企业的技术、经营秘密。

10. 派人在竞争企业临时工作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派人在竞争企业临时工作,利用所见所闻,刺探商业秘密。

11. 派人在竞争企业长期工作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派人在竞争企业长期工作,通过长期的潜伏,深得信任和重用,以获取重要商业秘密,或从事系统的破坏工作,导致竞争企业倒台。

12. 恐吓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掌握竞争企业中某些职工的个人劣迹、隐私甚至犯罪前科,利用其怕单位知道的心理进行要挟,获得商业秘密。

13. 技术手段窃听、拦截和破译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使用电话窃听、拦截和破译电传、传真内容,对手机通讯进行无线电监听,用先进技术手段打入对手计算机网络或信息库,以获取商业秘密。

14. 特种技术手段窥视竞争对手的技术产品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使用特种技术手段窥视竞争对手的技术产品,以及使用特种技术手段照相、摄影。

15. 组织抢劫

商业情报人员可以组织抢劫,破坏对方工厂,如放火以便趁火打劫,这是商业间谍的极端手段。

以上述手段直接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有时使执行人员面临着人身危险和法律责任,因此企业还为某些执行任务人员提供各种逃脱术和律师辩护准备。

商业间谍获取商业秘密的间接手段

商业间谍的间接手段是指通过与竞争对手企业或职工有联系的外部关系人员,间接获取商业秘密。这些外部关系人员包括:

1. 大学教师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

大学教师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可以向企业提供咨询和设计服务,了解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秘密。

2. 律师、专利代理人

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委托人商业秘密的律师、专利代理人。

3. 公司企业的顾问

公司企业的顾问一般由退休人员、社会知名人士甚至政府雇员担任,他们在顾问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商业秘密。

4. 原材料供应商

通过原材料的种类、供应时间、质量要求,可以勾画出产品类型、生产情况。

5. 销售商

通过销售商可以了解企业的新产品上市、老产品改良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销售商了解市场的反馈信息,如产品的缺陷、用户要求的改进等。

6. 仓储公司

公共仓储公司可以接纳不同企业的产品,通过仓储公司可以了解企业的库存数量、种类、返修情况等。

7. 社会咨询或调查机构

社会咨询或调查机构对过去接受过委托企业的内部情况会有所记忆。

8. 银行职工

银行职工最为了解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计划、贷款计划、政府优惠政策资金投入等。

9. 税务人员

税务人员通过税收可以掌握主管企业的经营情况。

10. 对手企业中掌握商业秘密人员的同学、同乡、亲戚等

对手企业人员对这些人可能放松戒备,透露有关商业秘密。

11. 对手工厂周围居民

对手工厂周围居民可以介绍耳闻目睹的情况。

12. 广告商

企业为了使广告商了解其业务,可能会将未上市的产品或保密的经营计划透露给广告商。

13. 印刷业者

如果企业保密观点不强,其商业秘密在外打字、复印、印刷过程中,可能被打字社、复印社、印刷厂所了解。

14. 新闻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了说明业绩,可能无意中将商业秘密透露给记者。

15. 废品回收者

废品回收者收购的废品中可能包含商业秘密的文字、视听材料,或样品、仪器、设备的残次部件等。

16. 小偷

小偷的目标是钱财,但有时他们会顺手牵羊,偷走比钱财更有价值的东西。

商业秘密管理的重要性

商战中,商业秘密不可或缺。商业秘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没有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的企业肯定不是一个现代企业。

可口可乐公司以其保持商业秘密进行竞争的成功为例。该公司有一个座右铭:“保住了秘密就保住了市场。”商业秘密并不仅仅存在于大企业,所有企业都可能拥有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与企业是否为高科技企业或企业规模大小无关,即使是一个只有20个人的机械工具生产企业,50年没有改变生产方式,仍然可能拥有非常有价值的商业秘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其客体

    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其客体的问题。侵犯商业秘密罪涉及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或使用商业秘密,侵犯了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和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证据认定面临权利人配合问题,信息是否属商业秘密需专业鉴定。损失计算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关键,主要包括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侵权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问题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加班费、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问题。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区分于普通员工的合同。同时,需注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加班费问题,并在合同中解决。此外,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需增加保密

  • 如何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法律途径与协商解决

    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不同途径,包括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及协商解决。文章详细解释了每种途径的适用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商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