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以书面劳动合同作为订立的形式。若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订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每月支付劳动者二倍的工资。
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新《劳动合同法》第82条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在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双倍工资赔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合同;二是未签订书面合同的责任应归咎于用人单位。此外,赔偿的时效从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从以上法律条文及解读中可以看出,我们可以从“未签订书面合同的责任应归咎于用人单位”这一点寻找突破口。
根据法律要求,公司可以提供会议纪要、证人证言以及与其他劳动者签订的书面合同等一系列证据,证明公司有积极主动与员工签订书面合同的意愿,且不存在不签订合同的主观故意。因此,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应由个人承担。
综上所述,员工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就应支付双倍工资的诉求不应得到支持。
与这类员工进行沟通相对较为简单,因为这些员工多少都懂一些法律知识。另外,作为高管,一般在入职时都会进行背景调查,所以他们一般不愿意将事情闹大。
在掌握这种心态后,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明确告知相关法律要求,并提供一些相关案例以增强说服力。必要时,可以提供一些证据。根据员工的反应,如果无法和平解决,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主动建议通过冲裁或起诉等方式解决。这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在占据有利地位的情况下,解决这类问题并不难。
虽然这类事件的错在员工,但如果缺乏证据,也很可能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采取防范措施。
1、背景调查不可或缺:对于中高层和一些重要岗位的员工,必须进行背景调查,了解他们在上一家公司的表现、口碑、离职情况和社保状态等,并形成报告放入员工档案。
2、入职要求必须明确:入职时,要求提供离职证明、体检报告、社保记录等,确保一份都不缺,以避免以后发生纠纷。
3、收集证据:劳动合同必须在一个月内签订,社保必须及时缴纳。如果出现不签订合同或不缴纳社保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谈话,并做好书面记录和录音等证据收集,以防患于未然。
4、健全制度:公司应制定详细可行的规定,对个人不签订合同或不缴纳社保的情况进行处理,可以选择辞退或按公司要求走流程,完全合法地规避风险。
劳动合同续订的条件及程序,包括明确约定续签事项、提前了解员工意向并进行充分协商和沟通、签订正式合同文本以及统一调整劳动合同起始期限等内容。同时,也介绍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时用人单位可以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案。李先生在试用期内被机电中心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引发争议。法院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认为机电中心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李先生存在所述解除事由,且未履行合法解除程序,因此判定机电中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应重视劳动者的劳动履行地,并以劳动者工资的收到地作为劳动合同的履行地,这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克扣工资是否可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补偿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克扣工资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需注意,在特定情况下如法律明确规定、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等,克扣工资可能并不属于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