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签订劳动合同 > 入职和不入职区别是什么

入职和不入职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3-09-30 浏览:6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850
一般去公司上班都会进行入职,这是比较正式一点的公司,还有一些公司上班之后不签合同也不办理入职,那么入职和不入职区别是什么,怎样办理入职,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入职和不入职区别是什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入职和不入职的区别

入职是指求职者通过招聘单位的审查后被通知录用,并开始试用的过程。新员工入职流程包括入职准备、入职报到、入职手续、入职培训、转正评估和入职结束。办理入职意味着与公司签订合同,双方不可随意解约,各方面待遇都有明细告知,并受到劳动法的保护。而不办理入职则意味着不与公司签约,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员工无法维权。

入职手续的办理过程

1. 填写《员工履历表》。

2. 发放《制度汇编》,向新员工介绍公司情况和管理制度,使其了解基本公司工作知识,并要求其通过公司内部网络进一步了解情况。

3. 按照《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逐项办理入职手续。

4. 确认该员工调入人事档案的时间。

5. 向新员工介绍管理层。

6. 带新员工到部门,介绍给部门总经理。

7. 通过E-mail和公司内部刊物向全公司公告新员工的情况。

8. 更新员工通讯录。

9. 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办理入职手续的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义务和权利:

1. 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依法告知劳动者相关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劳动者要求了解的情况。即使劳动者没有提出要求,用人单位也必须主动告知,并采取书面方式保存告知行为的证据。

2. 知情和审查权利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有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学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劳动者需要提供书面证明材料,而用人单位应妥善保留、掌握和管理这些信息。

劳动法的定义和作用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法律部门,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法律部门。劳动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劳动法的内容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和解除程序、集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办法、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等。劳动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且独立的法律部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总则

    公司为了提升团队竞争力和员工个人能力,制定的培训制度和体系。该制度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以及权责划分。同时,还详细阐述了入职培训的内容,包括定位、负责部门、主要内容、报名方式、培训周期和培训形式等。该摘要旨在概括文章内容,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包括合同签订时间、合同期限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无固定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非全日制用工需遵守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的工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文中详细介绍了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风险点,如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将会面临的法律后果。合同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合同期限包括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需遵循试用期相关的

  • 工作3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可以申请补偿金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是否可以申请补偿金的问题。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辞职时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支付二倍工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包括检查企业是否合法注册、确保劳动者与企业地位平等、使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 停工留薪期内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要求双倍工资呢
  • 劳务外包与正式员工的关系
  •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主要条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