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五十七条修改为:“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二、将第六十三条修改为:“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三、将第六十六条修改为:“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四、将第九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本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决定公布前已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继续履行至期限届满,但是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不符合本决定关于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的规定的,应当依照本决定进行调整;本决定施行前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应当在本决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内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并办理公司变更登记,方可经营新的劳务派遣业务。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刚怀孕期间公司要搬迁新职场的问题。孕妇应该关注新工作场所的环境和条件并评估是否适合孕期工作。如有安全隐患或不良影响,孕妇有权与公司沟通调整工作岗位或远程办公。孕妇应了解自身合法权益,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孕妇在劳动合同期间怀
工厂搬迁时劳动者可以获得赔偿的情况。当劳动场所发生变更,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时,劳动者有权选择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具体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若工厂从深圳搬迁到东莞,员工也有
公司搬迁时员工不去的赔偿款计算方法。公司搬迁若未超出约定范围,员工因个人原因不去,公司无需赔偿;若迁至约定地点之外,员工有权要求赔偿。赔偿标准按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计算,具体为每工作一年或超过六个月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的补偿半个月工资。若员工月工
水库搬迁土地和房屋的补偿问题。补偿包括青苗费、地面附属设施补偿等,可采取货币补偿、产权置换或综合型补偿方式。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临时安置及停产停业损失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搬迁费和搬运费的差异,搬迁费是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