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在哺乳期企业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时间:2024-02-04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法律对哺乳期是有相关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相应的福利待遇。然而部分单位在得知女职工怀孕或者生产完毕后,就马上解除与该女职工的。究竟哺乳期可以吗?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女职工在哺乳期企业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一、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根据劳动部1990年7月18日对市劳动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问题请示的复函规定:
- 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应按照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
- 孕期、产期、哺乳期间的女职工在合同规定的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辞退。但不得以女职工怀孕、休、哺乳为由辞退。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是指企业不得以女职工怀孕生育和哺乳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如果女职工在“三期”内违纪,按照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应予辞退,可以辞退。
- 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在“三期”内劳动合同期满,也不能解除其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哺乳期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如果符合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如果劳动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根据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二、女职工三期的保护规定
- 孕期保护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减轻其劳动量或安排其他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能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产假保护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哺乳期保护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规定,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的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的哺乳时间。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三期期间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措施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措施。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三期女职工提供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女职工的生育权,违反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对于因解除与三期内女职工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法院应维护女职工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
-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甲方与乙方因各种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内容。协议中明确了双方同意自某年某月某日起解除劳动关系,甲方需支付乙方工资、社保、公积金及经济补偿金等责任。协议还规定了乙方办理离职手续的时间,以及乙方放弃其他诉求的声明。最后,协议生效时间及相关法律效应也做
-
三期员工辞退赔偿问题
孕期、产期、哺乳期员工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和赔偿问题。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三期期间不得解除合同,否则应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各类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确定。
-
哺乳期被劝退的劳动仲裁流程及赔偿要求
-
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
-
生育假期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