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劳务合同 > 什么人可以成为劳务合同主体

什么人可以成为劳务合同主体

时间:2024-01-18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298
签订合同时合同是有主体的,合同的主体是指合同的当事人,而合同要生效,合同的主体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例如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那么哪些人可以成为劳务合同主体?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务合同主体的范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成为劳务合同的主体包括以下人员:

1. 待岗、下岗、内退、停薪留职人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时,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2. 已经退休的人员

根据同一法规第七条规定,已经退休的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时,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3. 劳务派遣人员

根据同一法规第七条规定,劳务派遣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时,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4.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

根据同一法规第八条规定,上述人员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时,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务费的个人所得税缴纳

1. 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2. 综合所得的计算

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将和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综合所得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于综合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3. 个人所得税的预扣预缴

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时,应按照相关方法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一次性收入的劳务报酬所得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计算,连续性收入的劳务报酬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计算。

4. 汇算清缴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如果需要办理汇算清缴,应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

5. 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

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根据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

6. 外部劳务服务的增值税

劳务报酬属于外部劳务服务时,个人向单位提供劳务服务应开具普通发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及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带来的风险。合同需明确合同类型和期限、工作内容与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劳动报酬以及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内容。甲方与乙方需协商确定合同细节,以保障双方权益。

  • 消费者的适用法律确定的方法有哪些

    消费者合同的适用法律确定方法,包括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商品或服务提供地法律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劳动合同、劳务派遣、侵权责任、产品责任以及人格权侵害等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根据不同情况,适用的法律也不同,可以是劳动者工作地、用人单位主营业地、劳务派出地

  • 劳务派遣辞职是否需要赔偿

    劳务派遣辞职是否需要赔偿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提出离职的情况分为三种,分别对应不同的赔偿规定。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在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直接经济损失和招聘费用。劳动者解除劳动关

  • 劳务协议

    劳务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包括期限、劳务内容、方式、适用条件、商业秘密保护、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协议终止情形、解除通知、工作移交、遵守规章制度、福利待遇、违约金、争议解决、通讯地址和合同份数等条款。甲乙双方需共同遵守,协议期限为约定年数。

  • 劳务合同
  • 劳务派遣合同辞退有补偿吗
  • 劳务合同书和入职协议有什么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