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 > 60岁上班劳动关系存不存在

60岁上班劳动关系存不存在

时间:2024-10-2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83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退休后的爷爷奶奶们返聘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继续为单位创造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亦或者重新寻找新的工作,打发百无聊奈的退休时光。那么退休后的人员再上岗,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搜集了以下的资料,希望能为您答疑解惑。

60岁工作,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男性必须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必须年满五十周岁,并且具有连续工作十年的经历才能退休。此外,《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必须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从16周岁开始,直到退休。因此,退休人员已经失去了法律上的劳动者身份,与雇主之间不再存在《劳动法》所定义的劳动关系,雇主也不需要与退休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是什么?

然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这意味着,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是民法意义上的劳务关系,应该由民事法律和法规进行调整。换句话说,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60周岁以上的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非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二)项的规定,一旦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即终止。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时,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因此,根据以上规定,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需通过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同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等,劳动关系仍然成立。

  •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我国关于60岁员工签订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劳动者退休后不再享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需签订劳务合同。同时,关于兼职员工的劳动关系,司法审判机关持肯定态度,只要符合劳动法规定且得到用人单位同意,兼职员工应享受劳动法保护。但劳动者在从事兼职活动时,应保护自身

  • 缴纳社保是否能证明劳动关系

    缴纳社保是否能证明劳动关系的问题。在我国,社保缴费证明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招用记录等凭证来认定劳动关系。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是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前提,但职工仍需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 雇佣合同解雇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雇佣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 工会法人未变更前劳动关系的效力问题
  • 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及本案分析
  • 工地受伤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