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前已在用人单位工作满12个月,应按照工伤前12个月所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补贴和加班工资)来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2. 如果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前未在用人单位工作满12个月,应按照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来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3. 如果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即尚未支付工资,一般按照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来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1. 连续工龄与之前的工龄合并计算。
2. 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年限与之前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但如果离职后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则缴费时间重新计算。再次失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3.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本单位工作年限重新计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职工享有以下待遇:
1. 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2. 如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由用人单位负责提供护理服务。
3. 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要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雇佣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工伤报销的资金到账时间问题。不同情况下,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赔偿款项的时间有所不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包括医药费和康复费等,一般需一个月左右到达公司账户,再取决于公司效率转到工伤职工账户。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留薪期工资等,一部分按
工伤报销后是否有赔偿的问题。劳动者在遭遇工伤事故并经过确认工伤后,除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外,还有可能获得其他相关赔偿,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误工费、生活费等。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需要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工伤保险赔付完成后,用人单位仍需承担
停工留薪工资福利待遇的认定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资福利待遇”应当是工资总额加福利。缴费工资与实际工资不一致时,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结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