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孕期遭辞退如何赔偿
时间:2023-10-17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产假的定义和时长
产假的定义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分娩前后的休假待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产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四个月。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产假的时长
根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我国现行的产假标准如下:1.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 难产的女职工,增加15天的产假;3. 生育多胞胎的女职工,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的产假;4.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享受15天的产假;5.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享受42天的产假;6. 晚育产假的具体时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因此,以女职工怀孕为由进行辞退的做法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照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劳动者被解雇后,有权获得基于离职前平均工资和工作时间长短的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支付标准受限。同时,双倍工资与补偿金为不同概念,公司需依法支付两者费用。具体支付标准和情境有所区别,用
-
人事人员应注意的职工入离职手续事项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
辞退后的工资支付问题
员工离职后的工资支付问题。单位应在员工离职当天结清所有报酬和费用,不得克扣工资。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如代扣个人所得税、代缴社会保险费用等,用人单位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一定费用。若单位拒绝结清工资或苛扣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上班造成的工伤怎么赔偿
员工上班造成的工伤如何赔偿的问题。如果公司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费,主要承担五级、六级伤残津贴,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若未缴纳工伤保险费,还需承担更多赔偿项目。员工在工伤后即使没有解除劳动合同,也能获得相
-
酒驾对方保险公司赔吗
-
在医疗期辞退如何赔偿
-
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工作岗位如何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