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孕期遭辞退如何赔偿
时间:2023-10-1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产假的定义和时长
产假的定义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分娩前后的休假待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产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四个月。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产假的时长
根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我国现行的产假标准如下:1.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 难产的女职工,增加15天的产假;3. 生育多胞胎的女职工,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的产假;4.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享受15天的产假;5.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享受42天的产假;6. 晚育产假的具体时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因此,以女职工怀孕为由进行辞退的做法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照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解除劳动合同时工资结算的问题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时的工资结算问题。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付清工资,而时间节点不必是当天。当用人单位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支付优先清偿权。此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只有符合规定的情况下
-
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书的书写要点与注意事项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书的书写要点与注意事项。文章详细描述了甲方与乙方的基本信息和终止劳动关系的协议要点,包括合同终止的时间、补偿金的数额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企业辞退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包括理由说明、解除时间明确、事实清楚、文
-
员工离职补偿协议
员工离职补偿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中,甲方和乙方就终止劳动关系、工资结算、离职补偿、支付方式、权益放弃以及生效与保密义务等方面达成了约定。同时,文章还概述了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
上班造成的工伤怎么赔偿
员工上班造成的工伤如何赔偿的问题。如果公司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费,主要承担五级、六级伤残津贴,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若未缴纳工伤保险费,还需承担更多赔偿项目。员工在工伤后即使没有解除劳动合同,也能获得相
-
酒驾对方保险公司赔吗
-
搬厂员工不去老板应该如何赔偿
-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