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员工擅自离职时,用人单位应以书面形式发送通知书,要求员工在指定时间内返回公司上班,并明确规定如员工在限定期限内不返回公司上班的处理措施。
当员工擅自离职达到可以辞退的标准时,用人单位应公开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并以书面形式发送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和离职手续。
用人单位应采取挂号信或EMS形式将通知书送达至员工信息登记的住址、身份证地址或经济联系人地址,并保存好回执。送达日期以签收日期为准。若员工不签收或邮件被退回,用人单位应妥善保留邮件,以证明履行了通知义务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如果有争议,可在报纸上登声明,自通告之日起满30天视为送达。
如果员工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用人单位可申请仲裁,要求员工赔偿损失。
如果员工未办理离职手续就到其他公司上班,造成原公司损失(有实际数字证据),公司可要求员工赔偿损失。员工擅自离职且未办完合法手续,引发劳动方面问题时,劳动者需承担一部分责任。员工应遵循法律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
当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
如果劳动合同即将到期终止,且员工生病需要法定顺延劳动合同,公司是否需要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不签订,是否需承担不签合同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合同应顺延至医疗期满时方可终止。顺延即指按原合同内容再履行一段时间。由于是法定的顺延,相当于在顺延期间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双方无需另行签订书面合同,用人单位也无需承担不签合同的法律责任。若遇到法定顺延情形,可向劳动者发出书面顺延通知,以避免争议的发生。
如果员工患病且医疗期已过,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除了经济补偿外,用人单位是否还需支付医疗补助费?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患重病或绝症的员工,还应适当增加医疗补助费。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加班费、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问题。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区分于普通员工的合同。同时,需注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加班费问题,并在合同中解决。此外,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需增加保密
员工因降职离职后的补偿问题,依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根据工作年限要求支付补偿金,如无法达成协议可通过劳动部门申请。同时,文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条款、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因素。
员工离职补偿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中,甲方和乙方就终止劳动关系、工资结算、离职补偿、支付方式、权益放弃以及生效与保密义务等方面达成了约定。同时,文章还概述了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