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新员工入职之日起10日内主动提出离职的不计发工资是不合理且无效的。如果劳动者在入职后10天内提出离职,而用人单位不发放其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被拖欠的工资。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克扣或拖欠工资的行为。在劳动者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需要携带以下材料:本人身份证、用人单位全称、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能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上班的相关证据。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会下达限期改正的通知,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改正,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可以下达行政处罚处理决定;如果用人单位逾期未执行,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同时,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改正,劳动者还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数额50%-100%的赔偿金,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6条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国务院备案。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辞退员工应按照其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进行补偿。如果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补偿金额。对于工作不满12个月的员工,补偿金
员工受伤后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如果是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话,按劳动合同法规定,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