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具有拘束力。一旦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做出,仲裁庭原则上不得随意撤销或变更该裁决,以确保其权威性和稳定性。
发生法律效力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对当事人具有效力。当事人不能再以仲裁的方式要求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对该争议作出裁决。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履行裁决书。
具有给付内容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具有执行力。执行力使得仲裁裁决书的内容可以通过强制执行来实现。
辅助一方当事人进行仲裁的第三人在被辅助的一方当事人败诉时,也要承受该仲裁裁决的后果,与接受其辅助但是败诉的一方当事人公平分担仲裁裁决所决定的后果和责任。
仲裁裁决被撤销意味着仲裁裁决不存在,裁决书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解决劳动争议的问题回到未解决状态。然而,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仍然存在,仍需要解决。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定书后的十五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就该劳动争议事项重新寻求解决。
我国关于竞业限制案件的仲裁与起诉程序。劳动争议案件中,包括因竞业限制引发的纠纷应遵循仲裁前置原则,当事人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涉及商业秘密侵权,可直接起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准备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
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运作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和调解程序。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若调解无果则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用人单位和工会代表组成,协议达成后当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民商事争议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劳动争议调解协议可直接申请法院确认,无需经过仲裁程序。同时,《意见》还规范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旨在发挥多元纠纷解决方式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的法律效力,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之处。人民法院为执行调解书和裁决书而发出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执行。仲裁裁决书并不是送达后立即生效,而是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