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 > 李某与劳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李某与劳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时间:2025-07-17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4174

背景介绍

李某是某劳服公司的一名员工,于1993年5月开始工作。该劳服公司是一个独立法人单位,自1989年7月19日起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然而,该单位在2001年4月16日被工商部门注销。1998年8月,公司业务分营后,李某被划分到公司三产,并在报刊分发岗位从事报刊自取工作,直至2005年初自动离岗。

诉求与争议

2009年9月,李某向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信访,表示在岗期间单位给予她的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并要求原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为她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并补发相关的工资福利报酬。

不同观点

针对该案件,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李某在岗期间未向所在单位提出工资福利待遇低、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而且在公司注销、离岗时也未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李某现在主张权利已经超过了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的法定时效,因此仲裁委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受理。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李某申请仲裁或劳动监察的时效已过,但目前她是通过信访途径提出诉求,国务院《信访条例》中并没有关于时效的规定,因此应支持李某的诉求。

时效制度与劳动争议仲裁

中国四达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专家王*玉表示,时效制度是指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如不行使某种权利即丧失了请求有关部门运用法定程序保护其有关权利的制度。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中断或中止。中断情形包括当事人向对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中止情形包括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在仲裁时效期间无法申请仲裁。一旦中止原因消除,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特殊规定中指出,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情况,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应在终止之日起的1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案件结论

根据上述规定,李某的情况没有中断、中止或不受时效期间限制的情形,因此她的仲裁申请已经超过了时效。此外,《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如果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且没有被举报或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再查处。该期限从违反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违反行为具有连续或持续状态,则从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根据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李某的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不予受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解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新亮点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新亮点,包括部分案件一裁终局以提高裁判效率,缩短劳动争议仲裁的审理期限,劳动者维权更加容易,包括不再收费和明确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以及劳动争议时效延长为一年。这些改进有助于解决劳动争议,减少劳动者的维权时间和成本。

  • 北京一中院成功调解涉农劳动争议案,保障农民权益

    北京一中院成功调解一起涉农劳动争议案的过程和结果。37名农民工人与北京市海淀区某村村委会达成和解,获得经济补偿金26万余元。案件涉及农民工人的权益保障和村委会的债务问题,法官通过调解解决了这起涉及人数众多、影响较大的涉农案件,获得了农民和村委会的赞赏

  • 一、申请劳动仲裁的费用标准

    劳动争议仲裁的费用标准、支付方式以及具体的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经费由财政保障。具体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支付方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仲裁程序包括组成仲裁庭、调查取证、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环节,整个流程应在一定时间内结束,如有需要可延

  • 劳动诉讼律师费用

    劳动诉讼律师费用的计算方式和收费标准。根据争议标的的金额,律师费用按比例分段累计收费,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考虑主要因素包括耗费时间、法律事务难度、委托人承受能力等。不同地区收费标准由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对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

  • 李某与劳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 近年来,劳动争议不断上升,需要加强调解立法支持
  •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