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劳动纠纷案件如何举证?举证责任分配

劳动纠纷案件如何举证?举证责任分配

时间:2024-02-1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707
最高法院于2001年12月31日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则"),并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所确定的一系列证据规则中,最值得关注的主要有:

一、举证责任的分担

新规定下的举证责任

根据新规则第2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因此,提出诉讼请求的一方必须对其所依据的事实进行举证,而反驳方或反诉方则应当对其所依据的事实进行举证。当然,一些事实无需举证即可认定。新规则列举了六种无需当事人举证的事实,包括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根据法律定或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定的事实以及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除非当事人能提供相反证据来推翻这些事实,否则这些事实无需举证即可认定。

二、劳动纠纷案子举证不能的后果

举证不能的后果规定

根据新规则的明确规定,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同时,如果证据不足以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三、当事人的自认问题

自认的效力规定

根据新规则的规定,当事人对于己不利的事实的自认一经作出,即对当事人和法院产生拘束力。当事人自认为行为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如没有充分证据不得撤回自认。法院应当受当事人自认的事实约束,依据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作出裁判。然而,自认不适用于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另外,对一方陈述的事实,另一方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法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视为对该项目事实的承认。这种推定有利于及时作出决定。

四、法院调查收集证据问题

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况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然而,这一救济性规定比较笼统,不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容易产生司法不公。因此,新规则明确了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只限于三种情况: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的档案材料、涉及经过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以及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五、关于鉴定问题

新规则下的鉴定规定

考虑到实践中的鉴定问题比较混乱,新规则对此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则将申请鉴定作为当事人应负的举证义务加以规定,法院不再拥有对争议事实进行司法鉴定的决定权。且鉴定机构、鉴定人员的确定也采取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作法,如果当事人无法协商一致,则由法院指定。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如果在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申请或拒绝提供相关材料,导致案件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六、关于证据和质证的内容

证据交换和质证的规定

近年来,一些法院在改革中实行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规则肯定了这种做法,并对证据交换问题作出了原则性规范。证据交换可以由当事人申请,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决定。证据交换的主持人是审判人员。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交换证据的内容包括当事人彼此向对方展示自己持有的诉讼证据、相关信息和确定双方之间的主要争议问题。这一制度的规定有利于防止一些当事人在庭审中利用证据进行突然袭击或拖延诉讼,有利于提高法庭审理的效率。在法庭上,证据应当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关于质证的内容,新规则第50条指出,当事人在质证时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七、关于劳动纠纷案子举证期限

举证期限的规定

过去一直实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即当事人可以不受时间、审级的限制随时提出证据。然而,无举证期限的规定使得法院的裁判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影响了审判机关的公信和法的安全性。因此,新规则将限时举证作为当事人应当履行的诉讼义务加以规定,并采取了诉讼权利和审判权力相平衡的作法,规定举证期限既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指定。如果由法院指定,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如果逾期举证,法院将不组织质证,即该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八、关于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

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

证据必须符合合法性的要求,非法证据不具有证明力。然而,何种手段为合法,何种手段为非法一直是一个难题。虽然最高法院曾经作出过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将录音取得的证据资料的合法性标准限定在经对方同意,但这种一刀切的规定过于严格,也使得法官即使确信证据内容起真实也无法对权利人予以保护。此次新规则第68条重新设置了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即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根据这一规定,采用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侵犯国家秘密、商业、他人隐私等手段所获得的证据,以及采取暴力、胁迫、欺诈、利诱等方法或擅自将窃听器安装到他人住所进行窃听所获得的证据,都属于非法证据。然而,电视暗访、私自录音并不一定就是非法证据。这种判断标准体现了法律对利益保护的价值取向,即诉讼当事人不能以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为代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基于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不同情境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所不同,包括约定履行期限、无履行期限、附条件或期限的债权请求权等。人身损害赔偿中,

  •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劳动争议案件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崔某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公司工作,后因工作事故受伤并遭到解雇。崔某提出多项仲裁请求,包括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等。经过仲裁和法院审理,最终判决调味品公司支付崔某经济补偿金12400元,其他请求因超过仲裁时

  •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已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形下,彩礼的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同时,根据民法总则规定,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

  • 原告王XX与被告宝鸡某路桥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
  • 提起劳动诉讼的条件
  • 打工不签合同,纠纷时获风险案件简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