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和合同规定,您于4月8日提交了辞职报告,应该在5月8日办理辞职手续。然而,您在4月25日完成了工作,并使用了年休假和倒班假,同时由他人在7点来顶替您的工作,因此您已经完成了5月3日的所有工作。然而,公司突然要求您在4月29日办理辞职手续。请问,这种情况下适用于60天还是1年的仲裁时效呢?
此外,公司以协商为名,拖延了您的仲裁时效直到8月才收到公司关于培训费的仲裁申诉书副本,您才意识到被公司欺骗。您向公司指出其违法行为,包括拖欠工资和超时加班等问题,但公司声称您的仲裁诉讼时效已过。您现在非常苦恼,请各位律师给予指点,谢谢。
诉讼时效具有以下特征:
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也就是说,从权利人能够行使请求权的那一天开始计算。
原告起诉被告的劳动争议案件。原告提出诉讼请求包括无需支付被告加班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和无需支付年度年终奖。事实和理由是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错误的,被告是原告的高级管理人员,签订了不定时工作协议,且当地未出台相关规定,因此不应支付加班工资。同时,
劳动纠纷发生后的调解期限及相关规定,指出劳动争议的调解期限通常为30天。文章还介绍了常见的劳动纠纷类型,包括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纠纷以及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纠纷。其中,开除、除名、辞退职工以及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情况是产生劳动纠纷的重要原因。
小王酒后导致货款被窃,公司索赔的合法性争议。法院最终未支持公司的诉讼请求。律师指出,公司有权利要求因员工个人原因导致的经济损失赔偿,但需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企业管理也需要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并在类似情况下采取安全措施。根据员工过失程度和经济能力等综合
多种人身伤害相关的法定时间,包括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以及行政部门处理时限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交通事故调解、学生伤害事故调解、身体受到伤害等方面的诉讼时效及相关时限。同时,也介绍了行政部门处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的处理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