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进行谈判,以找到解决争议的具体方案。劳动争议的双方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此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协商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首选方法,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然而,协商程序并非强制性程序,双方可以选择是否协商,任何人都不能强迫他们。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调解委员会委员通常具备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了解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了与集体劳动合同有关的争议,其他纠纷都可以由本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和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是双方自愿选择的,且调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将劳动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想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劳动纠纷,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起诉。
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
面对复杂的劳动纠纷,了解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侵害。
公司对于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不能随意调动员工岗位,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对于因工作需要的平行调动,薪资原则上不低于调动前的水平;个人原因提出的调动,薪资参照调动前后的水平及岗位薪资就近定薪。规定适用于等级工资制员工,不适用于计件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以作为解雇的合法理由。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工作效率低下应被视为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的表现,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以及关于休息日权利的案例分析和法律依据。用工单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同时,《劳动法》规定用工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王某作为合资大酒店的服务员,因没有休息日而与酒店发生争议,
合作协议中劳动局的职责范围,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和劳动仲裁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和劳资矛盾,但不涉及深层次解决方案。文章还阐述了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立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