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人事争议 > 辞职回家,党关系从单位转出怎么转到街道办

辞职回家,党关系从单位转出怎么转到街道办

时间:2023-10-07 浏览:15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7346
在我国由于工作的关系人员是经常流动的,人员的流动就需要对劳动关系或者其他一些关系进行转移,转到新工作的地方,如果是党员的就需要对组织关系进行转移,那么辞职回家党关系从单位转出怎么转到街道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及权限

一、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升学、招工、转业、毕业分配、外出务工经商及其他原因,从一个单位(地区)调到另一个单位(地区),需经党组织同意,并进行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党员转移组织关系需要通过介绍信的方式证明其党员身份。新单位(地区)的党组织根据介绍信才能承认其党员身份,并将其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因此,转移组织关系是加强对党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的组织和党委组织部门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严肃、认真地完成这项工作。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

1、党员在转移组织关系时,需由所在党支部开具党员证明,并本人携带证明到上级党委(总支)办理接转手续。

2、上级党委(总支)根据党支部证明,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介绍信需详细写明党员转出和转入单位党委(总支)的名称。

3、如果上级党委(总支)无权与该党员调往单位或迁居地的党组织直接接转组织关系时,党员还需持组织关系介绍信到上一级党委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4、党员携带介绍信到所去地(单位)党委组织部或基层党委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并由其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报到所去单位的党支部。

二、转移组织关系的权限

1、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各乡镇党委之间、县直党 (工)委和乡镇党委之间,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2、在一个市(不包括县)范围内,各机关、厂矿、企业、学校、街道党委(工委)及以上各级党委(工委)或党委组织部,以及各金融机构地(市)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市直机关工委可在全市范围内与县(市)、区委组织部门直接相互接转组织关系。

3、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市、县委组织部,省辖市的区委组织部,省委、省政府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4、在全国范围内,县及县以上地方党委的组织部,中直机关和国家机关工委、党中央各部委党委、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组织(政治)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工委(党委)组织部,省、自治区辖市的区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门,解放军师(旅)一级政治部或政治部的组织部(处、科),各铁路局政治部,中国民航总局政治(组织)部,中央各金融机构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三、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党组织的一项严肃工作。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必须加强对转移党员关系的管理,避免出现差错,防止坏人钻空子或伪造组织关系介绍信。

组织部门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时,需使用统一式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并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介绍信和存根上应注明有效期,并加盖公章和骑缝章。介绍信的有效期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

党员自己携带介绍信,若无法自行携带,则可由机要或机要邮政转递。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一览表

    工伤认定申请所需的一系列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受伤职工身份证与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证明、考勤记录、单位工作时间规定等文件,以及医院诊断证明、病历卡等医疗相关证明。此外,需要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副本、证人证言、证人的身份证、考勤表和劳动合同等材料。这些材

  •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特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经营实际需要且劳动者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收取“风险抵押金”。同时,单位也无权扣押员工的人事档案,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劳动争

  • 如何申请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如何申请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公民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中心将在5日内审核决定是否给予援助。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司法救助体系,旨在帮助困难群体。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等。受援人需遵守法律规定,如因案

  • 变更抚养权能否约定管辖

    变更抚养权的一般管辖问题,指出无法约定管辖,需遵循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收集变更抚养关系的证据,包括从工作单位、邻居朋友、租赁合同、债权人和医学证明等方面着手。最后提及了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判决因素和哺乳期内外子女的抚养原则,以及探望权

  • 没有证据证明征收方是强拆主体怎么办
  • 一、口头解雇的法律维权途径
  •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