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对生产、工作秩序产生影响的行为。
2.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
3.服务态度恶劣,经常与顾客发生争执或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4.不服从正常调动的行为。
5.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等犯罪行为,但尚未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6.无理取闹,打架斗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
7.其他严重错误的行为。
1.企业辞退职工应当征求本企业工会的意见。
2.辞退决定需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备案。
1.企业应向被辞退的职工发放辞退证明书。
2.被辞退的职工可以凭辞退证明书到户口所在地的劳动部门办理待业登记。
3.待业期间的管理、待业救济金和医疗补助费发放,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执行。
1.被辞退的职工对企业的辞退处理不服,可以在收到辞退证明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并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2.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被辞退的职工如果进行无理取闹、纠缠领导,影响生产、工作和社会秩序,将由公安部门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劳动人事部备案。
本规定由劳动人事部负责解释。
本规定自1986年10月1日起施行。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包括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员工违纪时公司扣工资的合法性,包括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以及公司可以扣发员工工资的其他情况,如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等。此外,还指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如何判断其是否因严重失职行为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损失。文章介绍了两种严重失职行为,包括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和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并以一个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案例说明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企业依据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功证明了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劳动者离岗未归的主观意愿、未履行手续或未经批准以及超过规定时限的认定。同时,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审查其合法性,包括规章制度合法性、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合规性。在处理劳动纠纷时,既要保护劳动者权益,也要
在劳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公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辞退员工。但是想要辞退员工,就必须要有辞退通知书。 《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第2条规定,企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的职工,可以辞退:。 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影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