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劳动法》的规定,病假期间员工因病无法上班,其工资计算方式与实际工作期间有所不同。工资的计算公式为:“日工资 × 病假工资比例 × 病假天数”。日工资并非员工每天实际工资,而是根据“月工资计算基数 ÷ 当月计薪日”的结果得出。计薪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在标准工时制度下,每月的日数减去双休日即为计薪日。
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有以下规定:
根据工龄的不同,病假工资的比例有以下规定:
如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无法从事原工作或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且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患重病和绝症的劳动者,医疗补助费还应增加,其中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休假日数应根据实际休假日数计算,连续休假期内包括休息日和节假日的应予以剔除。计薪日的概念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例如,某单位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6月份的制度工作日为20天。如果是5月份,还需要加上“五一”3天法定休假日,而不是统一的国家规定的20天。每月平均工作天数为92天。
病假期间的工资报酬包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以及在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关于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定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的界定、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以及情节轻微的处理。文章旨在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
保胎假是指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怀孕女职工,经医师诊断出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假期工资可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然保胎假并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只在原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中有所指
这是单位的自主管理权。病假应当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向员工支付病假工资,不能不发工资。它们为员工们提供了一个“带薪离岗”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每个员工的休假、节日和病假均被并入一个带薪离岗帐户。带薪离岗方案一般都使旷工次数减少,特别是全天性旷工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