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不签订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而且在员工辞职后不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适用该法:
1.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这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支出,还带来了用人风险。
3.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
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员工和技术人员可以随时离职,无需提前一个月报告离职,法律不追究责任。此外,如果用人单位与技术人员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承担培训费用。
4.难以保护商业秘密
企业都有一定的商业秘密,不签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合同条款保护商业秘密。
5.难以进行竞业限制
企业对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时,往往需要通过劳动合同来规定。不签劳动合同,无法进行竞业限制,采用其他方式效果有限。
1.支付方式和频率
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支付,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由劳动者签收。
2.工资凭证
用人单位应发放工资凭证,以防止假工资单,同时增加工资的透明度。过去常用工资条形式,劳动者凭借工资条可以了解自己的收入状况,也可作为凭证和证据。
3.禁止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超过30天的拖欠即构成无故拖欠。
4.特殊情况下的拖欠
以下情况不属于无故拖欠:
除上述情况外,拖欠工资均属于无故拖欠。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待遇应通过书面协议进行,工资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能随意变更。公司调整工资不一定违法,但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违法。因劳动者拒绝签字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补偿金,但实际操作中存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介绍了压低工资的时间成本和约束、工资的定义和类型,以及投诉公司不发工资的方法和劳动者在维权中的注意事项。公司为了节省时间和进行员工约束可能会压低工资,而劳动者可以通过确认劳动关系、协商要求补发工资、投诉劳动局或劳动仲裁委以及提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