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单位上述行为已经违法了《劳动法》,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但她同时也表示,这种违法现象在当今社会,特别是私企、民企中比较普遍。
《劳动法》中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月发放工资,同时法律对于工资按时足月发放的原则和处罚方式都有明确规定。
为避免以后的劳务纠纷,求职者一旦发生劳动纠纷,莫怕受到公司的报复而选择忍受,应该向单位所在辖区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在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1、年终奖是奖励性待遇,是根据公司管理规定执行由单位自行发放,没有法律规定一定要发放年终奖。员工的工资被扣的那么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
2、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根据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是否高于规定费用扣除额来确定。如果高于或等于规定费用扣除额,应纳税额等于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乘以适用税率后减去速算扣除数。如果低于规定费用扣除额,应纳税额等于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当月工资薪
根据《劳动法》规定,年终奖是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如果企业推迟年终奖的发放,相当于欠薪,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支付赔偿金。然而,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年终奖的发放方式,只要不延期就不违法。需要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