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职工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时,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本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工伤认定时,应填写《工伤认定申报登记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和《工伤申报证据清单》,并提交以下材料:
提供劳动合同书的复印件,或确立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提供受伤害职工的《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后诊断病历或职业病诊断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提供两人以上的旁证证明,包括证人证言。
根据以下情况,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 因工外出期间受伤害的,需提供如“派工单”、“出差通知书”或其他能证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证明”材料。
(2) 上下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需提供上下班的作息时间表、单位至职工居住地的正常路线图,以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如果是个人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还需提供机动车驾驶证。
(3) 交通肇事逃逸的,需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
(4) 借用或劳务输出人员的,需提交双方单位的协议书、借用或劳务输入单位的事故调查报告,并由劳动关系所在单位申报并提交劳动合同文本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以及劳务输出职工名单(需经双方单位盖章确认)。
(5) 直系亲属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需提交有效的委托证明和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6) 单位工会组织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需提交单位工会介绍信和办理人身份证明。
区工伤申报经办部门在接到申诉人提供的材料后,将认真审查。对于材料完整、符合申报条件的,将开具《受理通知书》,并报送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查认定。对于不符合工伤受理范围的,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工伤认定的申请途径及时效。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申请途径包括通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不同申请主体有不同的申请时限,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工伤认定的相关条例规定。包括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等;视同工伤的情形,如突发疾病死亡、抢险救灾中受伤等;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家属在职工发生
工伤认定的相关程序和争议解决办法。包括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的调查核实、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以及申请流程。同时,也阐述了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时,应承担的费用和责任。文章旨在为工伤性质争议提供明确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