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方政府采用非法手段进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时,农民应采取以下策略:
当地方政府以停止子女工作或冻结经营权等方式威胁农民,农民应不惧怕。政府的威胁只是心理战术,只要农民不屈服,政府会主动放弃这种手段。
尽管最高法院已发布通知,要求严惩违法暴力征地拆迁行为,但地方政府仍可能违法动用警察、城管和黑社会进行威胁恐吓。农民应详细了解如何阻止地方政府非法动用警察和城管的方法,可参考相关文章。
如果地方政府用尽其他手段后,采取软招数,派征地干部进村入住,与农民进行感情沟通,农民应格外小心。不要轻信征地干部的花言巧语,他们只是为了让农民在土地出让协议上签字。农民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承诺是不会兑现的。当主管征地的干部调走后,新来的干部会推脱责任,农民很难胜过政府。
征地拆迁必须合法进行。如果政府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非法强征农民土地,这是违法行为。农民可以向上级土地部门或纪检部门投诉,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政府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可能包括停止行政行为、赔偿损失等。
近年来,暴力拆迁引发了许多血案和命案,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破坏了社会和谐稳定。暴力拆迁的原因复杂,但未严格依法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责任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暴力拆迁表现多种多样,涉及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物损毁和滥用职权等方面。相关责任包括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侮辱罪、诽谤罪、非法侵入住宅罪、报复陷害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10]15号)第四部分的规定,对于因暴力拆迁和征地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的,公安机关应加大办案力度,迅速查清事实,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时,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可以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可以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强调严格保护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家庭成员均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分割时需考虑土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和管理为原则,同时保护承包土地的整体功能,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
办理土地使用证申请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申请时需确保数据编号与土地登记表一致,国有土地使用证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监制,包括土地使用者名称、用途等详细内容。办理需提供房改房、商品房等相关资料。国有土地使用证对房地产物权完整性、转让中的法律效力和房地产价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遵循先行政后司法的原则,未经政府调解的法院不予受理;在纠纷解决前,土地要保持现状;重视双方协议,但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考虑双方意见协调现有政策和过去政策冲突时的情况;土地纠纷处理需秉持法律为基础、兼顾各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和取得方式,包括在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上设立的情况。国家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通过土地出让、划拨、征收和承包等方式取得,而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可通过村民委员会批准、村民大会决议和村民个人自愿等方式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