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方政府采用非法手段进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时,农民应采取以下策略:
当地方政府以停止子女工作或冻结经营权等方式威胁农民,农民应不惧怕。政府的威胁只是心理战术,只要农民不屈服,政府会主动放弃这种手段。
尽管最高法院已发布通知,要求严惩违法暴力征地拆迁行为,但地方政府仍可能违法动用警察、城管和黑社会进行威胁恐吓。农民应详细了解如何阻止地方政府非法动用警察和城管的方法,可参考相关文章。
如果地方政府用尽其他手段后,采取软招数,派征地干部进村入住,与农民进行感情沟通,农民应格外小心。不要轻信征地干部的花言巧语,他们只是为了让农民在土地出让协议上签字。农民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承诺是不会兑现的。当主管征地的干部调走后,新来的干部会推脱责任,农民很难胜过政府。
征地拆迁必须合法进行。如果政府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非法强征农民土地,这是违法行为。农民可以向上级土地部门或纪检部门投诉,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政府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可能包括停止行政行为、赔偿损失等。
近年来,暴力拆迁引发了许多血案和命案,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破坏了社会和谐稳定。暴力拆迁的原因复杂,但未严格依法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责任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暴力拆迁表现多种多样,涉及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物损毁和滥用职权等方面。相关责任包括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侮辱罪、诽谤罪、非法侵入住宅罪、报复陷害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10]15号)第四部分的规定,对于因暴力拆迁和征地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的,公安机关应加大办案力度,迅速查清事实,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时,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可以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可以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如果政府违反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非法强征农民的土地,其行为是违法的。当事的农民,可以向其上级土地部门投诉。可以针对这个违法行为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政府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可能是停止行政行为、赔偿损失等。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现征地一般指征收。政府征地有严格规定,修建安置房征地要取得相应的手续,不属于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