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认定办法》,工伤认定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即使没有目击证人的证言,只要有单位盖章的证明或其他证据证明,仍然可以认定为工伤。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需要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以向属地参保或企业注册地的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携带以下材料: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相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如果是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
在进行工伤劳动仲裁前,需要制作《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清单》,明确请求的工伤保险待遇内容。
在递交申诉书之前,可以与用人单位联系,探讨是否可以通过调解解决工伤纠纷。
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递交《申诉书》及相关证据材料,详细陈述工伤情况并提供证据支持。
准备庭前材料,并前往劳动仲裁机构阅卷,了解用人单位的答辩意见及相关证据。
按照劳动仲裁机构的安排,参加庭审,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并进行辩论和质证。
在庭审结束后,双方可以协商和解或通过调解达成一致,解决工伤纠纷。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处理意见。对于此问题,有三种处理意见:直接驳回起诉、直接认定工伤和参照雇员人身损害赔偿处理。然而,这些处理方式均存在缺陷,如直接驳回起诉可能限制工伤职工的权益,直接认定工伤则存在法律授权和权力冲突问题,而参照雇员人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的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工伤认定的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而非法院。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的层级规定以及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和细节,包括用人单位应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所需的材料和流程,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工会组
朋友母亲在下班回家路上被摩托车撞了,大脑严重受伤,送医院后没抢救过来,肇事司机是个聋哑人,赔偿能力也很有限,这个能算工伤么?
朋友母亲在下班回家路上遭遇摩托车事故导致大脑严重受伤的情况。律师指出,即使肇事司机是聋哑人且赔偿能力有限,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因此,对于类似情况,受害者家属可以考虑申请工伤认定来获得相应的赔偿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