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厂里不给工伤认定书怎么办
时间:2024-03-2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工伤认定书是对劳动者的受伤情况的性质所作出的认定,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作为用人单位,是可以直接申请工伤认定的。不过有的用人单位可能态度比较强硬,会选择拒绝给予劳动者工伤认定书。那么,工伤认定后厂里不给工伤认定书怎么办?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
索取工伤认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劳动者可以向工伤认定科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索取工伤认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这些文件,劳动者可以要求工伤认定科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重新送达。
工伤认定的时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申请工伤认定的从业人员或其直系亲属以及该从业人员所在单位。同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还需告知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程序。因此,一般情况下,工伤认定书可以在60天内出具。
工伤认定的条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15条的规定,职工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共有10种。只要符合其中一种情形,就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另外,《工伤保险条例》还规定了一些情况下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如职工因犯罪、违反治安管理伤亡,或因醉酒导致伤亡,或自残、自杀等。
劳动法中的主体
劳动法适用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其中,企业包括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是指经工商登记注册并招用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是指通过劳动合同或其他方式与工作人员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的主体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经济组织”。这些用人单位必须合法成立,并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鉴定程序与范围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
能否申请工伤认定与签订赔偿协议无关
工伤认定与签订工伤赔偿协议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受伤后有权申请工伤认定,不受赔偿协议影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明确工伤赔偿协议中的赔偿项目和金额,注意用词准确、意思表达明晰,避免争议。办理赔偿协议时需提供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会影响工伤保险待遇和赔偿
-
工伤鉴定申请需要什么材料
工伤鉴定申请所需的材料。劳动者在申请工伤鉴定时,需准备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工伤认定书、医疗证明、身份证明、照片及其他辅助材料。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及补全的材料。此外,根据具体情况,还需提供劳动合同、员工入职
-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下一步怎么办
收到工伤鉴定结果后应该如何行动。劳动者收到工伤认定书后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等待鉴定结论并遵循相关规定。同时,应提交工伤报告、领取工伤医疗证和伤残鉴定表,并在指定医院治疗。工伤包括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治疗
-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应注意什么
-
做伤残鉴定在什么地方需要做多久出结果
-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怎么报销医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