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的赔偿是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来计算的,因此工伤的赔偿前置程序就是进行工伤鉴定。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工伤鉴定费用的承担方式如下:
该费用由用人单位付。
a) 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申请,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付。
b) 由被鉴定人申请,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在申请时预付。如经鉴定结论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以上,鉴定费用应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负担。如果没有单位,则鉴定费用由个人负担。
该费用由申请方预付。如果重新鉴定结论与原鉴定结论相符,鉴定费用由申请方负担。如果重新鉴定结论与鉴定结论不相符,鉴定费由原鉴定机构负担。如果因伤情病情变化要求再次申请鉴定所需费用,由申请方负担。
工伤鉴定的程序如下:
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a) 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来做鉴定。
b) 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200元鉴定费。鉴定办于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工伤鉴定的机构分为省、市、县三个层次的劳动鉴定委员会:
a)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劳动鉴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b) 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
c) 对于县所属单位的劳动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d) 按有关规定对需要进行劳动鉴定的本县所属单位的职工进行劳动鉴定。
a) 贯彻执行上级劳动鉴定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
b) 收集、整理、保存职工伤亡事故、职业病的有关资料,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和工伤档案。
c) 准备上报所需材料,做好劳动鉴定案件的上报工作。
d) 协助企业做好伤、病、残职工的管理工作。
a)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b) 制定本地区劳动鉴定工作的规章制度。
c) 对全省各级劳动鉴定组织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d) 处理全省各地、市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案件。
a)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b) 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
c) 对下级劳动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d) 实行地(市)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对于因工因病致残退休的职工,进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和审批。
e) 处理各县(县级市)或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案件。
工伤认定后单位不配合伤残鉴定的处理办法。劳动者可以自行申请伤残鉴定,包括提交申请材料、满足治疗终结条件并接受检查等程序。对于不同类型伤残鉴定,如司法鉴定、工伤伤残鉴定和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所需材料不同。伤残鉴定费用根据伤残程度及地区有所不同。若用人
工伤四根肋骨骨折的赔偿计算方法,包括残疾赔偿金、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财物损失、鉴定费和精神抚慰金等。赔偿标准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计算,并考虑年龄因素。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多个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
工伤腰部受伤后的司法鉴定程序。首先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的申请方式和所需材料。然后阐述了司法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包括鉴定机构和鉴定标准的差异。最后详述了工伤鉴定费用的责任和承担方式,包括初次鉴定和重新鉴定的费用承担情况。
工伤伤残鉴定的费用及所需申请材料。申请鉴定需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有效身份证明等。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包括初次鉴定、重新鉴定和复查鉴定的费用。如果购买了工伤保险,费用由保险基金支付。若初次鉴定的申请由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出,费用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