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最长为1年。用人单位应当自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从业人员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得申请。
二、提出工伤认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如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的,人社局应当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0各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应当在30日内按照要求补正。逾期不补正并且未超法定期限的,可以重新提出申请。
三、工伤认定机构应在多少个工作日内作出认定决定?
答: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申请工伤认定的从业人员或者其近亲属和该从业人员所在单位。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工伤认定时限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应当及时恢复。工伤认定时限中止、恢复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当告知有关当事人。
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四、工伤责任怎么确定?
答: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从业人员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从业人员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劳务派遣单位的从业人员在劳务派遣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工伤保险责任由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承担,具体认定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制定。工伤保险浮动费率责任由用工单位承担。
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五、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应在几天内作出鉴定结论?
答: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一般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时限可以延长30日。
六、7-10级工伤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材料有哪些?
到区县社保中心领取。
提供:工伤认定申请书,劳动能力等级鉴定书,退工单,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存折或银行卡等
答: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一般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时限可以延长30日。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本人则有一年时间。超过时限将不再受理。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救济。申请人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及相关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同时,也介绍了保险法的概念和作用,它
员工新入职发生工伤的处理方式。新员工有权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待遇,需提交相关材料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保险赔偿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供工伤认定和鉴定书、身份证明和银行卡复印件等。单位需按要求申报工伤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否则个人可在一年内申请。如单
承包经营企业的工伤处理流程及责任。工伤认定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内外因工作原因受伤等多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企业需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实行承包经营,工伤保险责任仍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关于工伤认定的时限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或职业病后,单位应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由单位承担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和相关费用。特殊情况可延长申请时限。未按时申请,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