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程序 > 合肥市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合肥市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时间:2023-12-27 浏览:6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8661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用人单位也要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工伤需要一些相应材料,那么这些材料是什么呢?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合肥市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1. 工伤认定申请表

申请人需要填写并提交两份《工伤认定申请表》。

2.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申请人需要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例如有效工作证(卡)、单位盖章的工资表、单位盖章的从事本职工作的证明、身份明确的单位同事的证明等。此外,还需要附上证人劳动关系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式。

3. 身份证明

申请人需要提供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提交身份证,可以提交户口簿作为替代。

4. 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如果是直系亲属代为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直系亲属关系证明,例如户口簿。

5. 医疗证明材料

申请人需要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和相关医疗救治材料的复印件。如果患有职业病,还需要提交确诊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复印件。

6. 未参保职工的补充材料

未参保职工还需要提供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或者登记注册基本情况。这些信息可以到工商局查询并打印。

7. 事故伤害证明

如果是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提供相关证人证言,并附上证人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式。此外,还可以提交其他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作为证明材料。

8. 特殊原因伤害证明材料

根据特殊原因受到伤害的情况不同,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① 如果是受到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应当提交上下班时间证明、公安机关或者居委会出具的家庭住址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或司法机关,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组织出具的对事故责任定性的相关法律文书等。

② 如果是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应当提交因工外出证明和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裁决。

③ 如果是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应当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针对暴力伤害所作的证明材料或法律文书。

④ 如果是从事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受到伤害,应当提交民政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针对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行为受到伤害所作的证明材料。

⑤ 如果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应当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和旧伤复发后医院的诊断证明。

9. 劳务派遣人员的材料

劳务派遣人员需要提供派遣单位和实际用工单位的派遣协议、受派员工和派遣单位的劳动合同,以及实际用工单位的事故调查材料。

10. 代理申请的授权委托书

如果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委托他人代为申请,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

11. 其他特殊情况的证明材料

对于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提供能够证明情况的相关材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认定后单位不配合伤残鉴定的处理办法

    工伤认定后单位不配合伤残鉴定的处理办法。劳动者可以自行申请伤残鉴定,包括提交申请材料、满足治疗终结条件并接受检查等程序。对于不同类型伤残鉴定,如司法鉴定、工伤伤残鉴定和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所需材料不同。伤残鉴定费用根据伤残程度及地区有所不同。若用人

  •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一览表

    工伤认定申请所需的一系列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受伤职工身份证与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证明、考勤记录、单位工作时间规定等文件,以及医院诊断证明、病历卡等医疗相关证明。此外,需要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副本、证人证言、证人的身份证、考勤表和劳动合同等材料。这些材

  • 工伤鉴定程序与范围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 工伤认定程序及要求

    工伤认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和流程、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形以及视同工伤的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及办理流程、劳动仲裁的程序和时效等相关内容。为保证工伤认定的客观公正和简捷方便,制定了相应的工伤认定办法。

  • 工伤鉴定所需材料清单
  • 工伤鉴定所需材料清单
  • 工伤鉴定费用及收费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