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以及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满意;
(二) 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持异议;
(三) 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相关协议或规定;
(四) 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
1. 提出复议申请: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交书面复议申请,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
2. 受理和审查:行政复议机关将受理复议申请,并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材料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3. 调查和听证:行政复议机关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听证,以了解相关事实和证据。
4. 审查和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将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5. 通知和执行:行政复议机关将复议决定通知申请人和有关行政主体,并监督执行复议决定。
1. 提起诉讼:申请人应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
2. 受理和审查:法院将受理诉讼申请,并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材料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3. 开庭审理:法院将安排开庭审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进一步了解案件事实和证据。
4. 审判和判决:法院将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判决。
5. 执行和执行结果监督:法院将监督执行判决,并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申请人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工伤保险相关事项得到公正处理。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承包经营企业的工伤处理流程及责任。工伤认定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内外因工作原因受伤等多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企业需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实行承包经营,工伤保险责任仍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工伤认定办法》中的申请时限及相关规定。用人单位需在员工受伤后一月内申请工伤认定,若用人单位未申请,员工可在受伤一年内自行申请。工伤认定的情形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患职业病、因公外出受伤等。同时,也规定了视同工伤的情形,如突发疾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