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原则
时间:2024-02-1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鉴定委员会工作原则
劳动鉴定人员的职责和原则
职责
劳动鉴定人员应对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将劳动鉴定工作与对职工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他们应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进行劳动鉴定,建立健全严密的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劳动鉴定人员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尊重事实,根据政策规定和评残标准,区别轻重,合理定级,妥善处理,避免主观随意性。此外,他们还应坚持秉公办事的作风,不偏袒私情,进行集体决策,接受民主监督,排除各种不正之风对劳动鉴定工作的干扰。劳动鉴定人员还应热情周到地为职工和企业提供服务,解决他们的困扰和问题,并在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他们不仅要做出正确合理的结论,还要做好思想工作和解释工作。
工作原则
- 处理医务劳动鉴定与伤残等级之间的关系。应聘请有经验、具备良好医德和医务劳动鉴定资格的医学专家组成鉴定技术小组,坚决杜绝个人鉴定的现象。
- 认真执行劳动鉴定标准,严格按照政策和规定程序进行鉴定。
- 建立和完善劳动鉴定档案,包括职工健康档案和工伤档案,统一制发卡片、表格和致残证件等。
-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鉴定工作关系到职工的工伤待遇、养老保险、疾病医疗和劳动就业等权益。劳动鉴定人员应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避免损害职工的利益。
- 服务于企业的原则。劳动鉴定应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创造条件,解决企业的困难,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为企业参与竞争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使企业领导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生产和经营。
- 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劳动鉴定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策和标准为尺度。事实包括伤病地点、时间、原因、伤病残情和既往伤病史等。政策是指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是指评残标准和相关医疗技术标准。鉴定结论应由集体研究确定,并及时向职工群众公开。劳动鉴定人员应实行回避制度。
省、市、县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范围
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
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包括:
-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 制定本地区劳动鉴定工作的规章制度。
- 对全省各级劳动鉴定组织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 处理全省各地、市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案件。
地级劳动鉴定委员会
地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包括:
-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 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
- 对下级劳动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 对因工因病致残退休的职工进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和审批(适用于实行地级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地区)。
- 处理各县(县级市)或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案件。
县级劳动鉴定委员会
县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包括:
-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劳动鉴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 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
- 对本县所属单位的劳动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 按照有关规定对需要进行劳动鉴定的本县所属单位的职工进行劳动鉴定。
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小组)
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小组)的职责包括:
- 贯彻执行上级劳动鉴定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
- 收集、整理、保存职工伤亡事故、职业病的相关资料,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和工伤档案。
- 准备上报所需材料,完成劳动鉴定案件的上报工作。
- 协助企业做好伤残职工的管理工作。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过了工伤认定期限后的处理方式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的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工伤认定的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而非法院。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的层级规定以及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和细节,包括用人单位应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所需的材料和流程,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工会组
-
车祸误工费怎么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如果车祸导致他人受伤,受害者可以要求赔偿误工费。单位会按照受伤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误工费,通常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最长期间可以延长至24个月。此外,根据法律规定,侵
-
工伤误工费一天多少钱
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由单位按受伤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最长期间不超过24个月。
-
工伤鉴定没有结果怎么办
-
工伤鉴定不服怎么办
-
工伤鉴定机构有哪些,伤残鉴定是如何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