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人需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申请人需要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
申请人需要提供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赔偿协议可以作为工伤认定的直接证据。然而,工伤赔偿协议应当注明双方当事人的详细信息、工伤的基本经过和结果等。
实践表明,有条件地承认一些协议的效力既符合劳动法的原则与理念,也有利于劳资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和纠纷的有效解决,且有利于节约审判的资源。以下是对赔偿协议予以审查的方面:
双方达成的协议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合同的性质,如果有效,法律将给予保护。作为了断双方争议的协议,合法是前提。合法的前提是协议中是否有免除用人单位法定义务的条款、排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条款等。如果存在这样的条款,应认定为无效。同时,应审查用人单位计算的数额是否按照规定的方法计算,如果未按规定的方式和基数计算,应确认为无效。
工伤赔偿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是用人单位的决定,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一方在发生工伤事故或工亡后,要求得到赔偿。有时劳动者为了及时得到治疗而接受用人单位的条件,放弃部分权益。作为仲裁机构或法院,应当对劳动者放弃权益部分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如果在协商后劳动者仍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起诉,可能存在误解或协议显失公平。一旦超出一定范畴,应认定劳动者放弃部分为无效。合理性主要取决于劳动者获得的实际赔偿额与应得赔偿额之间的差距是否在一个合理限度内。
对劳动者一方订立协议时的真实意思表示行为进行审查,如果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节,应认定为无效。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被视为工伤;军队退役伤残复发同样视为工伤。而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情况则不得认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认定的条件和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患职业病等七种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的特点,包括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行为、须申请的行政行为等,并说明了相关行政复议和受理流程。
工伤认定与签订工伤赔偿协议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受伤后有权申请工伤认定,不受赔偿协议影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明确工伤赔偿协议中的赔偿项目和金额,注意用词准确、意思表达明晰,避免争议。办理赔偿协议时需提供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会影响工伤保险待遇和赔偿
职工下班吃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此类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只有符合明确的认定条件的情形才能被认定为工伤。文章还列举了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以及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