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如果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应当被认定为工伤。这一规定将原来只包括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工伤认定范围扩大到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伤害,从而使更多的职工群众受益。同时,新规定明确了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伤害必须为“非本人主要责任”,对于上下班途中本人承担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如无证驾驶、酒后驾车等行为造成的伤亡则不属于工伤范围。
根据原《工伤保险条例》,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60倍。而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偿金的标准为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从而提高了补偿金的标准。例如,根据原《工伤保险条例》,2009年的一次性工亡补偿金最低为3-4万元,全国平均为10.24万元,合肥为16.67万元;而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补偿金为34.35万元。新《工伤保险条例》还规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将根据伤残等级分别增加3至1个月的职工本人工资。这些调整大幅度提高了工伤职工的待遇,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将纳入基金支付范围。同时,工伤职工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而不再由用人单位支付。这一统一规范了工伤职工的待遇标准,保证了他们待遇的及时发放,同时减轻了参保单位的负担。
工伤赔偿金的支付时限及相关内容。工伤赔偿金一般在递交审核后两个月内到账,包括治疗费、康复费、生活费等。此外,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工伤赔偿案件的律师费用计算比例,根据不同争议标的金额有不同的费率。同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列举了应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被视为工伤;军队退役伤残复发同样视为工伤。而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情况则不得认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认定的条件和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患职业病等七种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的特点,包括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行为、须申请的行政行为等,并说明了相关行政复议和受理流程。
法律规定的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新《社会保险法》的解释,这些情形导致的伤亡不会被认定为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