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单位)在发生员工伤(亡)事故后,需要按照以下程序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口头或电话向属地劳动保障局报告事故,并在15日内提交书面报告。
用人单位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的30日内,向海东地区劳动保障局社保科提交《海东地区企业劳动者工伤认定申请书》。
用人单位办理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给海东地区劳动保障局社保科:
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以向属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携带以下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受理的材料进行分类和登记,所需材料包括:申请书、工伤认定书、医疗初次、再次住院病历、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根据需要,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以随机抽取方式从专家库中约请相关医学专家。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确定鉴定时间和鉴定医院。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通知相关医学专家和被鉴定人到场。
三名以上医学专家根据国家鉴定标准和被鉴定人伤病情况,通过临床检查诊断提出各自诊断意见。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也可以聘请外地专家进行诊断。然后,填写《工伤、职业病鉴定表》或《劳动能力鉴定表》。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专家的诊断意见,确定并填写《工伤、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结论表》、《伤残证书》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表》。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加盖专用印章,以书面形式分别通知用人单位、被鉴定人和基金经办机构,并通知当事人在15日内有申请重新鉴定的权利。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自受理申请后,一般应在30日内完成鉴定。个别案例不得超过60日。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的相关内容。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如存在残疾并影响劳动能力,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提出,并由市级鉴定委员会在60日内作出结论。如不满意市级鉴定结论,可在15日内申请再次鉴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具体的
职工工伤治疗的费用问题,包括工伤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其中详细说明了工伤医疗费用支付的范围和标准,以及各类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法律依据。同时,文章还涉及九级伤残补助金的计算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伤残
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及工伤待遇和工伤医疗费的解决方案。当事人需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委员会将在60日内作出裁决。对于工伤待遇问题,需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当事人在解决工伤医疗费问题时需注意不超过本
九级和八级工伤等级的定级原则,以及工伤鉴定的范围和刑事赔偿的相关内容。九级工伤等级包括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等,八级则包括脊椎压缩骨折等。工伤鉴定涉及劳动能力鉴定等多个方面。在刑事赔偿方面,侵犯人身权的行为包括违法拘留、刑讯逼供等,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