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申请参加县级及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统一组织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应按规定缴纳鉴定费。鉴定费由县及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收取。
二、职工因工负伤鉴定,其鉴定费由职工所在单位缴纳;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鉴定,其鉴定费由被鉴定人个人交纳。劳动复议仲裁工伤鉴定费由败诉方交纳。
三、劳动鉴定过程中,需要对被鉴定者进行各项辅助检查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指定的县及县以上医院现行的医疗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四、劳动鉴定按照下列标准收取费用:
1、职工因工负伤、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进行的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为省级每人次200元;市级180元;县级150元。
2、复议仲裁收费标准为省级每人次400元;市级350元。五、劳动鉴定所收费用的使用范围:1、聘请劳动鉴定专家的劳务费。2、劳动鉴定所需表、册、证、卡等印刷费。
3、与劳动鉴定工作有关的宣传、会议、培训、研讨、办公等业务支出。
4、购置常用的简易医疗器械。5、与劳动鉴定有关的交通费、场租费。
6、去外地劳动鉴定专家的食宿费。
7、聘请劳动鉴定工作人员的劳务费。
六、特困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进行劳动鉴定,持劳动部门发放的《特困证》,可按鉴定费的50%交纳鉴定费。
七、各级劳动鉴定委员收取鉴定费,需到同级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到同级财政部门领取《票据准购证》,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收费收入缴入同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八、省劳动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吉林省职工劳动鉴定收费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吉劳险字[1989]12号)同时废止。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的规定。规定指出,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或对劳动能力产生影响时,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将被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同程度。
工伤鉴定的相关知识和流程,包括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鉴定后二次手术取钢板的费用可以报销,以及工伤造成的伤残赔偿项目和相关的伤残判定标准。
工伤十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中的具体内容和条款,涵盖了中度毁容、全身瘢痕面积、脊柱骨性关节炎伴腰痛、稚间盘突出症等多个方面的评定标准。同时,还包括了关于手指、足趾、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以及视力、听力等方面的评定标准。整体内容涵盖了工伤评定的多个方面,为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