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病腿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什么吗
时间:2023-12-1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能力鉴定是我们在认定工伤时必须要进行的一个程序,如果没有这样的程序,就无法知道该当事人的受伤情况,因此无法进行相关赔付。那么,针对病退而言,病退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什么呢?
病腿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根据本标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因损伤或疾病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失、严重缺损、畸形或严重损害,从而导致受伤组织器官或生理功能完全丧失或存在严重功能障碍。
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
经治疗后遗留以下情况之一:
- 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 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
- 双手或双足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 完全性(感觉性、运动性或混合性)失语。
- 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包括由于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或吞咽肌肉麻痹等,造成日常起居活动障碍,但在他人帮助下可以完成。
二、必备材料
- 确诊时和近期的CT或核磁检查。
- 始发病时住院病历(或复印件)及近一年病历。
住院病历复印件包括:首页、手术记录、CT报告、化验单、病理报告、出院记录,医嘱单以及医院医政科盖章。
病腿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根据本标准,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因损伤或疾病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大部分缺失、明显畸形或损害,从而导致受损组织器官功能中等度以上障碍。
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
经治疗后遗留以下情况之一:
- 单肢瘫,肌力3级。
- 两肢或三肢瘫,肌力4级。
- 单手或单足全肌瘫,肌力2级。
- 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3级。
标准中有关问题的说明
- 本标准条目仅列出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起点条件,比此条件严重的伤残疾病均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 标准中所指的“长期”是指经系统治疗12个月以上(含12个月)。
- 标准中所指的“系统治疗”是指经住院治疗,或每月二次以上(含二次)到医院进行门诊治疗并坚持服药一个疗程以上,以及恶性肿瘤在门诊进行放射或化学治疗。
- 对未列出的其他伤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条目,可参照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相应条目执行。
- 本标准中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必备材料参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劳动能力鉴定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的规定。规定指出,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或对劳动能力产生影响时,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将被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同程度。
-
工伤鉴定的相关知识
工伤鉴定的相关知识和流程,包括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鉴定后二次手术取钢板的费用可以报销,以及工伤造成的伤残赔偿项目和相关的伤残判定标准。
-
工伤十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工伤十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中的具体内容和条款,涵盖了中度毁容、全身瘢痕面积、脊柱骨性关节炎伴腰痛、稚间盘突出症等多个方面的评定标准。同时,还包括了关于手指、足趾、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以及视力、听力等方面的评定标准。整体内容涵盖了工伤评定的多个方面,为工伤
-
一. 工伤肋骨骨折评级标准
-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
-
右手食指末节骨折工伤鉴定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