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 > 建制镇土地使用税是多少

建制镇土地使用税是多少

时间:2023-10-11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982

青岛市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和调整

一、计税依据

根据相关规定,青岛市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对于持有土地使用证书的纳税人,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对于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纳税人,由纳税人据实申报土地面积,税务机关核实确定。

二、土地等级调整

根据青岛市目前的市政建设和市区繁华程度,参照市土地管理局最新核定的土地等级范围,对市内四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应税土地等级进行调整,划分为七个等级。黄岛、崂山、城阳三区应税土地原则上划分为四个等级。五市的土地等级原则上划分为三级。具体范围由市、区人民政府确定并报青岛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单位税额标准调整

根据省政府要求,在调整土地等级的同时,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单位税额在现有基础上平均提高一倍。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在重新确定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土地等级范围的基础上,调整单位税额标准如下:市内四区:年单位税额由现有标准调整为每平方米9元、7元、6元、5元、4元、3元、2元。调整后市内四区的年平均单位税额提高约50%。黄岛区、崂山区、城阳区:年单位税额统一调整为一等地5元/平方米、二等地3元/平方米、三等地2元/平方米、四等地1元/平方米。五市:年单位税额统一调整为一等地3元/平方米、二等地2元/平方米、三等地1元/平方米。

四、困难企业的照顾

对于青岛市政府确定的困难企业,可以先由税务部门征税,然后由企业提出申请,报税款所属预算级次的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给予适当的返还照顾。具体返还办法将另行制定。

五、税负调整实施时间

为保证顺利实施,年单位税额一次确定,分三年实施到位。即在实际征收时,原则上1998年按调整后年单位税额的80%征收;1999年按调整后年单位税额的90%征收;2000年及以后年度按年单位税额的100%全额征收。

六、纳税期限

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市内四区纳税人根据应纳税额的不同,分别按照不同的纳税期限缴纳税款。黄岛、崂山、城阳三区和五市地方税务局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纳税人的分期缴纳税额。房产管理部门每月缴纳一次。

青岛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

青岛市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根据城市规模和区域划分,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具体标准如下:大城市:1.5元至30元;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小城市:0.9元至18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大、中、小城市的划分依据是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非农业正式户口人数。人口在50万以上者为大城市;人口在20万至50万之间者为中等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者为小城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市政建设情况和经济繁荣程度,在规定税额幅度内确定适用税额。经济落后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但降低幅度不得超过最低税额的30%。经济发达地区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但需报财政部批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 土地使用税如何计算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从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合同签订后就应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而在每期开发项目建成进行预售或销售后,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应是逐渐减少的,直到销售完毕,纳税义务也就终止。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报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土地使用税管理清册是什么

    土地使用税管理清册里的类别主要指档案的种类,如记帐凭证、转账凭证以及账簿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等,财务报告及其他。尚未组织测量,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应由纳税人据实申报

  • 土地使用税何时报,申报的流程是怎样的

    土地使用税是按年计算,每半年征收一次,申报时间一般是在4月和10月,但有的地方税务并未按照此规定严格执行:

  • 一般纳税人土地使用税必须报吗
  • 土地使用税报税时间
  • 土地使用税第一次申报流程是什么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