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人员治疗终结后,可以选择自行委托有资格的伤残评定机构进行评定。这种方式下,当事人自行选择评定机构,并由该机构进行伤残评定。如果赔偿义务人对评定结果不服,且能提供足够反驳评定结论的证据并重新申请评定,人民法院会予以准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法院都会准许对伤残进行重新评定。因此,当事人委托的评定结果基本都可以要求重新评定。
受伤人员也可以选择先就损害赔偿争议起诉,然后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申请伤残评定。根据最高法院的"证据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除非以下四种情况,否则不能再申请重新评定:
如果可以通过补充评定、重新质证或其他方式解决评定结论的缺陷,法院将不予重新评定。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自行委托的评定与法院委托的评定在诉讼上的地位是不同的。法院委托的评定结论具有更高的证明力。因此,法院委托评定后,再次申请重新评定并非每次都会被允许。受伤人员如果选择法院委托评定的方式,应尽量在第一次评定中准备充分的相关资料。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也是保护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手段,同时也是统治者治理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规则的集合,通常需要通过一套制度来实施。然而,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可能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其中,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两种常见的法律体系。一些国家则以宗教法条为法律基础。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本人则有一年时间。超过时限将不再受理。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救济。申请人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及相关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同时,也介绍了保险法的概念和作用,它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和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同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建立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劳动者在遭遇工伤时需依
个人申请工伤鉴定的归属问题及其与企业的区别。个人申请工伤鉴定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进行,并自行承担结果。企业申请则必须在30天内。个人申报工伤被认定后,单位需承担相关费用;而单位申请后需承担社保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此外,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
不同等级伤残的特点和影响。从一级到十级,伤残等级不同,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作、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也逐渐降低。伤者需要不同程度的帮助、监护和限制,且随着等级降低,这些限制也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