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申请 > 工伤赔偿私了协议书范本

工伤赔偿私了协议书范本

时间:2025-02-16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0222
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受了工伤后倾向于选择私了,那么私了协议书要怎么写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工伤赔偿私了协议书范本及其他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在生活与工作中有一定的帮助。

工伤一次性赔偿协议书样本

一、协议目的

本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为一次性终结处理协议,双方当事人应以此为断,全面切实履行合同,不得再以任何理由纠缠。乙方今后身体或精神出现任何问题均与甲方无关。

二、当事人信息

甲方:
性别:
出生年月:年月日
身份证码:
家庭住址:
电话:

乙方:
公司住所地:
法人代表:

三、背景

鉴于甲方于年月日在石家庄工地由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受伤一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及石家庄地方法规等有关规定,双方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属于工伤及其处理结果均已清楚的了解。为解决甲方工伤事宜,甲、乙双方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达成协议如下:

四、赔偿金额

1、甲、乙双方一致确认,乙方于2016年6月1日前已支付甲方两次住院医药费共计人民币¥元,乙方还已支付甲方停职留薪期工资、经济补偿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等部分赔偿款¥元。

2、在本协议第一条确认金额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同意:乙方再一次性支付甲方各项赔偿金(包括但不限于解除劳动关系之经济补偿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工资、伙食补助、医疗费、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工伤复发医疗费、后续医药费、医疗器具费等相关费用)共计人民币元整。甲方自愿放弃其他请求,双方从此无涉。

五、付款期限

本协议第一条第2项确认的款项,在本协议签定之日即付人民币2016年8月31日前付人民币余款人民币于2008年12月31日前付清。乙方可以通过银行汇款方式支付上述款项,甲方的银行账户为:

六、劳动关系解除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双方劳动关系解除。

七、权利放弃

1、自协议签订之日起,乙方自愿放弃赔偿差额权利。

2、甲方自愿放弃基于双方劳动关系发生及解除所产生的各项权利。

八、纠纷解决

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再无任何纠葛,甲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追究乙方任何责任。甲方自愿放弃就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所享有的仲裁、诉讼的权利。

九、违约责任

1、乙方迟延付款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一次性支付余款,并有权要求乙方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两倍支付利息。

2、因任何一方违约而导致诉讼、仲裁或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当向对方支付实现债权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调查取证费、交通、通讯费、误工费(每天50元)、公证费、律师费。

十、遵守协议

以上条款双方均自愿遵守。

十一、生效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

甲方(负责人)签字:日期:

乙方签字:日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律师吗

    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问题。文章指出,虽然申请工伤赔偿法律援助并非必须聘请律师,但经济困难的工伤职工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免费法律援助律师协助。同时,雇佣关系中的雇员遭受人身损害无法认定为工伤,不能适用工伤相关规定,只能按照一般的民事侵权进行处理。

  • 工伤,工伤保险可以保险吗

    工伤和工伤保险的相关问题。工伤保险是为了在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时,能够得到医疗报销和一定的经济补偿。职工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符合规定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等。对于工伤五级已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

  • 35年前工伤致残获赔,再请求赔偿是否获支持

    前工伤致残获赔后,赔偿权利人是否可以请求再次赔偿,以及再次赔偿是否能够得到支持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和规定,赔偿权利人确有需要继续护理、配置辅助器具,或者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可以继续向赔偿义务人请求赔偿,并且有可能获得支持。此外,文章还介绍了

  • 工伤致死保险赔偿协议书范本及要点解析

    工伤致死保险赔偿协议书是为了解决工伤事故导致员工死亡后的赔偿事宜而达成的协议。协议中包括双方的身份信息、工伤事故的确认、劳动者的供养亲属、乙方的陈述和保证、赔偿项目

  • 工伤死亡赔偿和解协议书范本
  • 工伤死亡赔偿和解协议书范本
  • 工伤赔偿私了协议书范本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