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抚恤金的标准和计发办法是怎样的
时间:2023-09-23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中时常会出现工伤死亡的报道,而因工伤死亡的职工的家属是可以从中得到相应的抚恤金的,对此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工伤死亡抚恤金的标准和计发办法是怎样的?下面就由小编用相关的法律知识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伤死亡抚恤金的标准和计发办法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
根据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伤死亡抚恤金的标准和计发办法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执行。
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对于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因公死亡,工伤抚恤金的标准将按照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三、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
对于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如果因病故,一次性抚恤金的待遇将按照当地规定执行。
四、其他情形
除上述情形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工伤死亡抚恤金标准将根据以下规定进行调整:- 因公牺牲的,标准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因病故的,标准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烈士的抚恤待遇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发放工伤死亡抚恤金所需经费将按照原渠道解决。
关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
从2006年7月1日起,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工伤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基数进行了调整:- 对于工作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即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 对于离退休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基本离休费,即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休费和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休费之和。- 对于退职人员,根据《国务院关于颁发和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的规定,计发基数为本人基本退职生活费,即退职时计发的基本退职生活费和退职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退职生活费之和。- 对于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区内派人员中原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计发基数为本人国内(内地)基本工资。此外,《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4]48号)已废止。本《通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认定非因公死亡
非因公死亡的认定及其待遇规定。非因公死亡包括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死亡,除因病死亡外不能被认定为因工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非因工死亡的家属可享受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待遇,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交通事故责任方应承担的费用
交通事故责任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相关赔偿项目。如果事故导致受害人伤残,责任方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抚慰金等费用。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责任方应当赔偿包括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丧葬费在内的合理费用。
-
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是否算作工伤
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导致死亡的情形能否被视为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如果有人在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其应被视为工伤。
-
伤残鉴定及赔偿标准
伤残鉴定的概念、范围及赔偿标准。伤残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他级别伤残赔偿标准也有相应计算方法和公式。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后是否还有误工费
-
工伤和因公伤残抚恤是否可以叠加
-
大脚趾骨折工伤的补偿金额和评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