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我是一个个体经营者,在2007年5月,我企业员工因非常规操作,将手指压伤,当时经手术处理,予以缝合,术后诊断为左手无名指及手掌挤压伤,左手无名指第一关节坏死,需要做截肢手术,由于患者抱有痊愈想法,不同意手术,自行出院。出院后患者一直在本人企业,本企业予以正常工资发放至今,且每月到医院复查,期间所有费用都由本企业支出,患者于2008年三月,到医院再次手术,经医生诊断,其患指无法痊愈,需做无名指第一关节截肢手术,经患者同意,予以手术。术后恢复正常,由于患者怕疼,不能很好的坚持术后手指功能锻炼,已造成其左手食指与中指弯曲,失去活动能力,经医院医生诊断,已无法医治。患者家属得之后,便开始为难本企业,说出要本企业赔偿其精神损失和要到法院起诉等话语,请问,本企业此时应当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答:从法律上讲,贵单位应在职工受伤后30日内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的;或职工在受伤后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然后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伤残鉴定,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赔偿数额。
像您所说的情况,职工伤残应在7-10级之间。参见《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六十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第六十一条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职工在上班时间内遭受暴力伤害的情况,包括工伤认定条件和赔偿要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以及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工伤赔偿标准及相关要求,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和护理费等方面的内容。各项费用标准均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需经过相应的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才能享受相关待遇。
保险理赔中误工费的计算方法和保险公司的认定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计算,包括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两种计算方法。保险公司需要受害人在事故中承担一定责任后才会承担误工费的赔偿责任,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司法解释规定了误工时间的确定和计算方式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包括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标准,以及根据最高法院确定的客观计算方法和定型化赔偿模式的具体计算公式。涉及不同年龄段人员的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