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当职工因工死亡时,其近亲属有权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一)项规定,丧葬补助金的标准为统筹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以天津市为例,根据2011年的数据,丧葬补助金标准为3520元乘以6,等于21120元。
供养亲属抚恤金适用于那些在工作中因工死亡的职工的亲属,这些亲属在职工生前是其主要生活来源且无劳动能力。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二)项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标准是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具体来说,配偶可以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40%,其他亲属可以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30%。对于孤寡老人或者孤儿,其抚恤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需要注意的是,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得超过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供养亲属抚恤金原则上按月领取,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在外地等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对于未满18岁的孩子,其抚恤金将发放到18岁,其他人最多可以领取15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根据2011年的数据,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因此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21810元乘以20,等于436200元。
如果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其近亲属有权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而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其近亲属则有权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
非因公死亡的认定及其待遇规定。非因公死亡包括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死亡,除因病死亡外不能被认定为因工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非因工死亡的家属可享受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待遇,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赔偿权利人主要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分配原则不同于遗产分配,考虑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生活来源等因素。债权人不能要求抵债,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不能通过遗嘱处分。
山西省工伤死亡赔偿的相关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金额和规定。同时,文章还涉及山西省对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通知,包括调整范围、标准、资金渠道和待遇审批等。
根据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死亡赔偿标准,详细列举了一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和工亡待遇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标准。同时,对于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情况也进行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