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报销 > 单位如何为员工报医药费,需要哪些手续

单位如何为员工报医药费,需要哪些手续

时间:2023-10-04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222
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受到了伤害就算是工伤,对于工伤的发生时我们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因为工伤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要积极的面对,及时的医治身体伤害。那么单位如何为员工报医药费,需要哪些手续?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单位员工医药费报销及相关手续

一、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

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中,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应支付的部分可以通过社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这被称为“直接结算”。

二、职工住院医疗费的报销手续及流程

1. 参保人员住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

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需要预交一定数额的预付金,用于支付个人应负担的费用。住院期间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记账,并由市医保中心与医疗机构进行统一结算。而超出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费用需由患者个人支付。

针对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的治疗跨年度的情况,费用应以诊治终结时间为准。

2. 参保人员在外地发生急诊的报销:

如果参保人员因出差、探亲、旅游等情况在外地突发疾病急诊抢救住院治疗,需要在住院之日起三日内(节假日顺延)向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登记备案。治疗终结后,患者需携带相关材料到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审核,符合《急诊抢救病种范围》规定的才能报销,报销时的起付标准和个人自负比例均提高30%。未经申报登记发生或不符合急诊抢救病种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将不予支付。

3. 参保人员需转往异地治疗的医疗费报销:

如果参保人员因病情特殊,在本市无法确诊和治疗,可以填写《医疗保险转往异地治疗审批表》,经过科主任的转诊意见和医院医保办的审核,再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批准,可以转往异地定点医疗机构诊治,但转往期限最长不超过两个月。转往异地治疗期间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照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报销,报销时的起付标准和自付比例相应提高30%。未经批准和审批之前已经住院治疗的费用,医疗保险基金将不予支付。

在报销时,参保人员需要携带医疗费收据、全部医疗费用明细、病历复印件、转诊审批表以及本人的医疗保险证。

单位如何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

一、参保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国有、集体、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私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二、参保缴费

用人单位应在每月规定时间内到所属经办机构办理申报核定手续。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应按月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经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由市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三、办理时间及流程

用人单位应首先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然后再办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 无人员变动缴费核定:

如果参保单位当月没有人员变动,需要在上月最后两个工作日至当月13日之间,登录沈阳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网站的“单位办事大厅”提出申请,申请提交成功后2个工作日,在网上打印《缴费核定单》。

2. 有人员变动缴费核定:

如果参保单位当月有人员变动,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办理缴费核定:

a. 窗口核定:在每月1-15日之间到所属医保局办理人员变动,确认当月再无人员变动后,提出核定申请,由工作人员为其打印当月《缴费核定单》。

b. 网上核定:在每月1-13日之间,在所属医保局办理人员变动,确认当月再无人员变动后,在当月1-13日之间登录市医保局网站的“单位办事大厅”提出申请,申请提交成功后2个工作日,在网上打印《缴费核定单》。

四、缴费基数及比例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上年工资总额的8.6%(含生育保险6‰)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而在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则由用人单位从工资中代扣代缴,比例为上年工资收入的2%。

五、缴费年限

参保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最低年限为满25年,并且在本市实际缴费年限不得低于5年。在2002年12月31日之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如果职工达到最低年限但仍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应继续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如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选择一次性缴足所需保费,全部纳入统筹基金,并自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也可以选择继续按月缴费,享受在职人员医疗保险待遇,待缴足最低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后,自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企事业单位医疗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一、医疗费享受对象

医疗费享受对象包括:xx系统内离休干部、退休人员、在职干部职工以及办理提前离岗退养的人员。

二、医疗费管理原则

医疗费管理的总原则是:参照国家医疗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实行门诊费用核定基数,包干使用,逐月发放,节余归已,超支不补;一般性住院费用确定限额,按比例报销;重大病症有特殊处理。

医院包括镇医院、县医院和县中医院。

因公外出和法定假期在外地急诊住院的人员必须向单位报告,经批准的可以按照在县住院的办法报销住院医疗费。

1. 门诊费用:

门诊费用是指指定的医院门诊。

核定基数标准:离休人员按实际报销;退休人员和在职干部职工(包括提前离岗退养人员)按工龄核定基数。工龄在31年以上的,年人平定补420元,月平定补35元;26年至30年的,年人平定补360元,月平定补30元;21年至25年的,年人平定补300元,月平定补25元;16年至20年的,年人平定补240元,月平定补20元;11年至15年的,年人平定补180元,月平定补15元;10年及以下的,年人平定补120元,月平定补10元。

门诊费由各单位按月随工资发放。

2. 一般性住院费用:

一般性住院费用实行限额比例报销。

标准为:离休干部单位按实际报销;退休人员单位报销75%;在职干部职工(包括提前离岗退养人员)按工龄实行限额、比例报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报销范围及程序

    工伤报销的范围和程序。报销范围包括工伤医疗期和康复期内的医疗费用,涉及工伤协议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和住院费用,也包括因公出差等情况下发生的与工伤相关的费用。报销标准涉及工伤医疗费、工伤误工费和工伤护理费。工伤医疗费需符合工伤保险相关目录和标准,由工伤

  • 误工费的定义和意义

    误工费的定义、意义及相关的证明材料。误工费是受害人因人身伤害无法工作导致的经济损失,赔偿是为了填补受害人的损失。需提供收入状况证明、误工时间证明。依据法律规定,误工费的确定基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医疗机构和司法鉴定机构等提供的证明具有法律效力

  • 如何办理工伤住院费用报销手续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的相关流程。职工治疗工伤的费用若符合相关规定,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企业需准备相关材料向社会保险服务局申请报销工伤职工医疗费用,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费用结算审核表、原始病历、有效凭证等。如涉及交通事

  •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职工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职工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手续及相关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在医疗终结后一年内办理报销手续,包括后续治疗及工伤费用报销条件和流程等。工伤员工需注意及时报案、就诊医院要求及病历填写等事项,以确保医疗费用能够得到报销。摘要中的核心内容是职工需符合特

  • 工伤认定争议案例分析
  • 惠民银行倒闭了国家赔偿吗
  • 申请工伤鉴定时间是多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