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不需要辞职即可获得工伤保险赔偿。
根据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规定,对于职业病患者的诊断、康复费用,以及伤残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患者的社会保障都有相应的赔偿。此外,职业病患者还享有工伤社会保险的权益。
1、从事与职业病危害接触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如实告知劳动者检查结果。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一旦确诊为职业病,用人单位还应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3、职业病患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4、职业病患者除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根据相关民事法律,仍有权利获得赔偿,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5、如果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一家用人单位承担;如果最后一家用人单位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那么先前用人单位将承担相应责任。
6、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患者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患者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患者在诊断和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7、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费用由用人单位负责。
8、职业病患者变动工作单位时,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受影响。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在诊断、观察期间,工资标准依据诊断结果确定。劳动者未患职业病时,应保证其病假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若确诊为职业病,观察诊断期间应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此外,用人单位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故意伤害罪在不同情况下的量刑起点和相关规定。包括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一人重伤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一人重伤的情况,并详细解释了量刑起点的确定依据。在确定量刑起点后,还需考虑伤害后果、伤残等级等犯罪事实对刑罚量的影响。
中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关于补报工伤的条件以及工伤的定义和范围。补报工伤有时间限制,超过将无法享受保险待遇,但仍可提起民事诉讼。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遭受的不良因素和职业病伤害属于工伤范畴,包括与工作和科研工作有关的情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规定。用人单位需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发生的工伤待遇及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在限定时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此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