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被辞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女职工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为止。 不被降低工资
《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期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即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对在生产第一线的女职工,要相应地减少生产定额,以保证产前检查时间。
2、产假
女职工生育享受90天产假,其中产前休息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给予15~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3、哺乳期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每班工作时间内应给予两次授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授乳时间单胎为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如路途较远,可将两次授乳时间合并使用(含人工喂养)。哺乳时间和本单位内哺乳往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如果孕妈妈或哺乳妈妈在劳动权利受到了侵犯时,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不通过本单位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广告代理合同,内容包括基本原则、广告业务范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合同期限等。甲方将企业的广告业务委托给乙方,乙方则提供广告策划、创作、设计和制作等服务。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了保密条款和合同的有效期限。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岗位、证件真实性、工作任务和质量标准等条款。合同规定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乙方需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甲方则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保护。合同还涉及工时制、加班和假期、职务发明创造等方面内容。
甲方和乙方共同投资某项目的合作投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投资额度、合同期限、利润分享和亏损分担、事务执行、投资转让、其他权利和义务、安全保密以及禁止行为和违约责任等条款。双方共同投资并以甲方名义受让股权,参与发起设立事宜,并约定了详细的利润分配和债务承担
担保合同期限的规定。担保合同是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而订立的协议,期限需根据具体情况约定。明确约定担保期限的,债权人应在约定期限内主张权利;未约定的,债权人在主债务履行期满后一定时间内可主张权利;约定不明确的,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满后的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