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农民工 > 农民工工伤赔偿的步骤是怎样的

农民工工伤赔偿的步骤是怎样的

时间:2024-10-2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755
在建设城市的道路上,农民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劳动时,会不小心而受伤,就是工伤。工伤后就要进行索求赔偿,那么农民工工伤赔偿应该怎样进行,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作用和帮助。

农民工工伤赔偿的法律程序和步骤

第一步:工伤认定程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农民工工伤赔偿适用与一般工伤赔偿相同的程序和标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单位应在工伤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劳动部门可以决定是否受理。
  3. 如果劳动部门受理申请并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第二步:工伤受理的行政诉讼程序

如果劳动部门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可以在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步:工伤认定程序

劳动部门受理工伤认定后,如果单位提出异议,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后再恢复工伤认定程序。

第四步: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程序

劳动者申请仲裁后,仲裁机构应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该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五步: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程序

如果任何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的审判期限为6个月。

第六步:恢复工伤认定程序

劳动部门恢复工伤认定后,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双方对认定结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第七步: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程序

工伤认定复议机关应在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步: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程序

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

第九步: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劳动者可在劳动部门认定受伤为工伤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

第十步: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程序

劳动者在收到工伤认定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60日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一步:工伤赔偿诉讼程序

如果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的审判期限为6个月。

第十二步:工伤赔偿执行程序

如果二审法院最终判决支持职工的诉讼请求,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